动载荷+交变应力2011热动

动载荷+交变应力2011热动

ID:37103514

大小:1.33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5-11

动载荷+交变应力2011热动_第1页
动载荷+交变应力2011热动_第2页
动载荷+交变应力2011热动_第3页
动载荷+交变应力2011热动_第4页
动载荷+交变应力2011热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载荷+交变应力2011热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动载荷一、动载荷: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极其平稳缓慢)且使构件各部件加速度保持为零(或可忽略不计),此类载荷为静载荷。载荷随时间急剧变化且使构件的速度有显著变化(系统产生惯性力),此类载荷为动载荷。即F=F(t,r,v)。二、动响应:构件在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响应(如应力、应变、位移等),称为动响应。实验表明:在静载荷下服从虎克定律的材料,只要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在动载荷下虎克定律仍成立且E静=E动。动载荷/概述动载荷/概述LxmnahWf三、动荷系数:四、动载荷分类:1.简单动载荷:加速度的可以确定

2、,采用“动静法”求解。2.冲击载荷:速度在极短暂的时间内有急剧改变,此时,加速度不能确定,要采用“能量法”求解;3.交变载荷: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属疲劳问题。4.振动载荷:求解方法很多,有专门论述。动载荷/概述动载荷第一节惯性载荷作用下的动应力和动变形方法原理:达朗伯原理(动静法)达朗伯原理认为:处于不平衡状态的物体,只要在物体上虚加惯性力,就可以把动力学问题在形式上作为静力学问题来处理,其中惯性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惯性力的大小等于加速度与质量的乘积。动静法。动载荷/惯性载荷作用下的动应力和动变形例1一

3、等直杆,横截面面积为A,长为L,重度,[],以加速度a上升,试校核该杆的强度。解:①受力分析,②求动应力,一、直线运动构件的动应力LxmnaxaFNdqjqG动载荷/惯性载荷作用下的动应力和动变形动荷系数:强度条件:动载荷/惯性载荷作用下的动应力和动变形动载荷第二节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方法原理:能量法(机械能守恒)在冲击物与受冲击构件的接触区域内,应力状态异常复杂,且冲击持续时间非常短促,接触力随时间的变化难以准确分析。工程中通常采用能量法来解决冲击问题,即在若干假设的基础上,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对受冲击构件

4、的应力与变形进行偏于安全的简化计算。动载荷/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①冲击物为刚体;  ②被冲击物质量忽略; ③不计冲击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能量守恒);④冲击过程为线弹性变形过程(保守计算)。2.能量法基本方程:1.假设:动载荷/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3.动响应与静响应的关系动载荷/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由能量法基本方程,且一、自由落体冲击问题冲击前:冲击后:Ddmgvmgh动载荷/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说明:(1)Dj:以冲击物的重量作为静载荷,沿冲击方向作用在冲击点时,被冲击构件在冲击点处沿冲击方向所产生

5、的静位移。可见,当载荷突然作用时,弹性体的变形与应力均比同值静载荷所引起的变形与应力增加一倍。动载荷/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三、冲击响应计算②动荷系数③求动应力解:①求静位移冲击响应等于静响应与动荷系数之积。例4直径0.3m的圆木桩受自由落锤冲击,落锤重5kN,求:桩的最大动应力。E=10GPa静应力:动应力:h=1mvWf6m动载荷/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第十二章交变应力如何设计车轮轴的横截面?如何计算火车车轮轴内的应力?如何简化出火车车轮轴的计算模型?一、问题的提出交变应力/概述ABPaPaDCP交变应力

6、/概述一、问题的提出如果没有工具,如何徒手把一根较粗铁丝折断?一、问题的提出说明构件在静载荷和随时间周期变化载荷的作用下,失效方式不完全相同。交变应力/概述交变应力第一节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一、概念构件内一点处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应力称为交变应力。交变应力/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材料在交变应力下的失效(破坏),习惯上称为疲劳破坏。在交变应力下构件抵抗疲劳失效的能力,称为疲劳强度。Tts二、疲劳破坏的特点2、断裂发生要经过一定的循环次数;3、失效时均呈脆断,无明显塑性变形;交变应力/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1、失效时应力低于材

7、料强度极限sb,甚至低于屈服点ss;4、“断口”分区明显。(疲劳源、光滑区和粗糙区)三、疲劳破坏的发展过程1.显微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永久损伤形核,产生微观裂纹。2.微观裂纹长大并合并,形成“主导”裂纹。3.宏观主导裂纹稳定扩展。4.裂纹扩展到一定尺度时,构件有效截面不足以承载,就会发生脆断。交变应力/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交变应力第二节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和应力幅值一、循环特性:三、应力幅值:二、平均应力:smsminsmaxsaTts交变应力/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和应力幅值smt四、几种特殊的交变应力1.对称循环smi

8、nsmaxsaTs交变应力/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和应力幅值ts2.脉动循环3.静循环(静应力)五、稳定交变应力:循环特征及周期不变。sminsmaxsatssmsmsminsmax交变应力/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和应力幅值例1发动机连杆大头螺栓工作时最大拉力Pmax=58.3kN,最小拉力Pmin=55.8kN,螺纹内径为d=11.5mm,试求a、m和r。解:交变应力/交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