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社戏(教案详案)

16、社戏(教案详案)

ID:37106696

大小:7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7

16、社戏(教案详案)_第1页
16、社戏(教案详案)_第2页
16、社戏(教案详案)_第3页
16、社戏(教案详案)_第4页
16、社戏(教案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16、社戏(教案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戏》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一)学生预习准备:1、查字典,给下列字词注音。归省(xǐng)行家(háng) 不惮dàn  潺潺chán  凫水fú   撺掇cuān duo 踱duó 颇pō怠慢dài  吁气xū    宛转wǎn  絮叨xù dāo   磕kē  楫jí归省xǐng行辈háng   舀水yǎo  蕴藻yùn zǎo 伊yī  篙gāo家眷juàn)皎洁(jiáo)漂渺(piǎo miǎo)纠葛(jiūgē)2、复习并深入了解鲁迅(特别是他的青少年时期)及其作品。收集与“社戏”相关的背景材料。3、了

2、解小说文体常识:小说三要素及其表达作用:故事情节为人物形象的展示提供舞台作用,人物形象是对小说主题表达的主要手段、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和情节气氛的渲染和烘托作用。4、通读全文,初步熟悉文章的内容。要求:基本能复述故事情节,初步熟悉人物形象,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二)教师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其中收集有关社戏的图片,音像资料;设置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及其主要内容。二、教学设想:《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

3、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社戏》是鲁迅小说中的美文,又是一篇四千余字的具有一定深度的长文。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文章,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课文知识,受到美的熏陶,更要使他们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本案例在设计时作以下设想:1、长文短教,教师简化教学头绪,遏制繁琐的分析、提问和板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学有所得。因此,在教材处理上,以“专题”的形式,每课一得:一抓故事情节熟悉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二抓景物描写,欣赏

4、体味文章优美的语言表达,得到美的情思熏陶;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由此三抓人物形象明晰文章的主题。2、本文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如何融情入景的。文章语言优美、流畅,是一篇训练朗读和背诵的好文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分析课文抓住语言,尤其是一些精妙的词句,切忌空洞。同时要举一反三,放手让学生分析理解。4、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阅读,使每一个学生有发

5、言的机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三、教学设计:8(一)教学目标:1、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学习本篇叙事有详有略和生动描写农家少年形象。2、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3、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2、引导学生分析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3、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

6、解。(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它相关的信息,熟悉故事情节,理解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教学重点:叙事的详略写法。(一)检查预习:1、字词注音。2、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鲁迅、鲁迅作品及小说的相关知识。(二)导入新课:童年生活充满乐趣,它给你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这些乐趣回忆往往和事情纠葛着:“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是沈复的童趣;翻断砖、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雪地捕鸟给童年鲁迅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社戏》,这是跟看“社戏”有关的一些童年乐事,

7、随同文中的“我”经历社戏,你一定能感受到其中的情趣,给你以无穷的遐思。(出示课题)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社戏的资料,了解社戏:地方的年规戏。(学生可用语言说明社戏,也可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然后,教师展示自己准备的课件中有关图片——可根据学生的收集情况把握展示速度,最后放一段有关社戏的影像。)同学们,社戏作为地方艺术表演形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在这篇小说中却别有一番滋味,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就随着鲁迅先生的大笔去探究吧。(检查预习和导入部分不宜展开,点到为止,为学习作准备,以了解背景和激趣为目的,总的时间控制在

8、8分钟以内)(三)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组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阅读了解“问题组”后,要求边听朗读,边圈点勾画并思考)2、问题组:①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②课文围绕中心事件写了好几件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每一件事。③抓住时间线给课文划分层次,用简要的话概括层意。3、8组织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由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