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小语第一册教材分析解读

2016年秋季小语第一册教材分析解读

ID:37109787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17

2016年秋季小语第一册教材分析解读_第1页
2016年秋季小语第一册教材分析解读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小语第一册教材分析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秋季小语第一册教材分析解读曾莹今年下期,我们使用的人教版第一册语文教材是新版本的教材。新教材外观上精致,画面风格、字体选择、装帧设计、页面布白,都让人感到现代时尚、和谐养眼。比如,教材插画,原教材以写实居多,新教材则更多的是童话图;原教材的图画属单线平涂,新教材则大多采用无线平涂(没骨画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谐,立体感更强。外观只是第一印象,作为教师,更为关注的是教材的结构体系、文本选择、拼音识字、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教材与现代生活的关系。新版的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将课外阅读和语文生活贯穿整本书,内容

2、十分接地气,是语文教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认为新教材有如下五个特点:  特点一:先学部分常用字再学拼音 原教材先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新版的一年级语文教材最显著的变化是,第一单元先学一部分常用字,第二单元才学拼音。以前,小学语文第一课都是学a、o、e这三个拼音,今年先学部分常用字,这非常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汉字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把拼音教学往后挪,这说明更关注孩子们的需求。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可以把孩子的生活和经历融入到学习中,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幼小衔接。  打开课本第六页看到,大大的“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字,十分有震撼力。我觉得这是编排上

3、的一个大胆尝试。感恩天地人,和谐你我他,还有不可或缺的金木水火土,这些都传递着浓郁的传统文化。孩子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体验阅读的乐趣。新版教材的单元结构分为识字、拼音、阅读三个板块,其中新课文达40%,传统文化篇目比重加大,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这说明国家注重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特点二:减少识字量减轻新生负担  新版的语文教材中,第一册识字量由400字减少到300字,但小学阶段的总识字量没变:会认3000,会写2500。对此,有老师担心,低年级的识字量减少,无疑高年级的识字任务将略有加重。  我认为,一年级减少识字量,

4、这是放缓坡度,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后,识字能力加强,家长不用过于担心。虽然一年级的识字量减少了,但教材合理地安排识字写字序列:高频常用字、构词能力强的字优先;写字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新版教材的识字方式多样,重视培养孩子的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  特点三:新增“和大人一起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版教材中,语文园地新增两个栏目——“书写提示”和“和大人一起读”。如今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很多人都习惯用电脑打字,而忽略了写字。“书写提示”讲的是笔顺规则,就是想告诉孩子们,我们仅仅学会打字是不够的,还要写得一手好字。按规律写

5、字,字能写得更漂亮。  教材一共设有8次“和大人一起读”,内容既有《小兔子乖乖》这样的儿歌,也有《小松鼠找花生》类的趣味故事。“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邱一红分析,栏目中的“大人”,既可以是老师、父母,也可以是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孩子和不同人群一起阅读,可以收获不同的阅读感受。”  特点四:穿插情境图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我们翻看新版教材看到,在识字、拼音、阅读单元中,都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情境图画。我认为有趣的故事情境,以相应的事物示音或示形,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习字母。以拼音为例,

6、这些情境图画将拼音学习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既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拼音,又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如:教材中的课文《小蜗牛》,并不是全文注音,仅难字注音,并配有连环画。这是希望学生利用识字猜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检查识字成果。  在新版教材中,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希望学生借助图画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去猜字、认字,这是鼓励学生运用识字成果,自主阅读。不认识的字鼓励学生猜读,特别是借助图画猜读。拼音不是阅读的唯一凭借。图画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特点五:新增“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开展课

7、外阅读  新版教材的第一单元末尾新增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有四幅图画,分别是和爸妈阅读、和同伴讲故事、在书店看书和在图书馆看书,主题是“读书真快乐”。这是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我认为,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这说明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阅读,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快乐读书吧”栏目就是在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教材是新的,但语文的性质不变,还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的理念不变,还是遵循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全面素

8、养、读写积累、自主发展、活力开放等理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