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心出发 桂新玉2017.1

教育从心出发 桂新玉2017.1

ID:37157713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9

教育从心出发     桂新玉2017.1_第1页
教育从心出发     桂新玉2017.1_第2页
教育从心出发     桂新玉2017.1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从心出发 桂新玉2017.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从心出发——听林文采博士讲座有感株洲湘渌实验学校:桂新玉2016年9月24-25日,由株洲市教育局主办、株洲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承办的《教育从“心”出发——家庭教育专题培训》,在株洲市二中圆满举行。本次培训由享誉国际的萨提亚导师林文采博士主讲。全市430名优秀教师聆听了这场大师级的讲座,共享了一场家庭教育的饕餮盛宴。这是我第一次听这样的讲座,我认为我来对了,虽然是在生病发着高烧中。但这两天过得十分有意义。面对各类孩子的种种偏差行为,家长无奈教师无力的现象屡见不鲜。林博士的讲座如同一米阳光,灿烂了每一

2、位学员的心田。两天下来,学员们认真学习,用心感受,积极互动,不断成长,收获满满。一、什么是情绪?第一天情绪管理,让我认识到情绪是感受的外显;情绪是能量,分为舒服的和不舒服的,舒服的能量可以滋养生命力,不舒服的能量就会让人产生情绪垃圾;情绪就是情绪,情绪不分对和错,也不可能自行消失,得不到舒放就会积累,不断累积就会凝聚成一个情绪垃圾桶,随时都可能失控引爆,通过"说唱写画,旅行游戏"等方式能有效地得到舒放。情绪是我自己的信差员,告诉我关于自己的反应,我是自己情绪的主人,我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二、学会冷静科学地

3、分析对待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会清理疏导情绪垃圾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种困难,不顺,因为不开心的事,看不惯的人而产生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若不能很好疏导,有时就会产生不良后果。林博士不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坏处,还教会我们怎么去处理,去化解,让情绪垃圾变成情绪正能量。并用很多自己和身边朋友的很多事例来说明,同时让学员互动,猜情绪,这其实也是一种读懂别人的情绪,关心身边的人,可以让身边很多有情绪甚至有心理疾病的人得到关心和疏导的良好方式。课中,林博士还让有不良情绪体验的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4、并及时给予回答。这种讲座方式开放,包容,可操作性强,实用,能解决很多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听课的很多是老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很多难教的孩子,也会遇到很多教育不好自己孩子的家长。听了这堂课后,老师们可以把自己学到的情绪处理方法传授给更多人,让更多人更多家庭受益。再次感谢林博士,也感谢有关教育部门组织的这次长达两天的家庭教育类的家庭讲座。我们读懂了一个人的情绪,读懂了一个人的心理世界,才能更好地与之相处,更好地去完成我们的学习,打造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丽。三、做一个可以进行一致性沟通的人。从教

5、十三年,通过前辈的指点和自己的摸索,也得到了一点经验,并且和林博士所说的有着相同的观念。但博士将这些我认为非常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细致化。让我能够很快的接收到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融入到我自己的工作案例中。当你有情绪的时候,要大胆地表达出来;这也是我们想要达到一致性沟通的第一步。我女儿近一周都在为一件事而烦恼:班上某个女同学教唆一部分女同学不跟她玩(其中有她的两个最要好的朋友)。昨天晚上我跟我女儿就这件事交流了我们的想法,最后确定解决办法:a.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我女儿首先主动找她的两个好朋友讲她喜欢跟她们一

6、起玩,希望一直做好朋友,不要因为别人几句话就不再一起玩了;b.自己主动迈出第一步,跟“某个女同学”直接说"某某同学,你不让其他同学跟我玩,我很不开心,希望你能改变你现在的做法”。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女儿跟我说,她跟她的好朋友,还有那个女同学都说了自己的感受、想法等,他们和好了,我女儿很开心,她的情绪也得到了舒放。我也很开心。一次情绪问题的解决同时滋养了两个生命。我还有一个学生,在学校遇到一点点事情就会爆发,打人骂人,无缘无故就去打同学,大家都不喜欢他。我也意识到,他的这种现象肯定是与他的家庭息息相关的

7、。找过爸爸聊天,找过妈妈谈心,找过孩子本人,但是收到的效果太少甚至没有,这让我自己很灰心,失去了帮助他的热情。今天博士说教授我们的三角关系治疗,让我如沐春风。不从现象来治疗,而是从关系出发,感激、欣赏、肯定、接纳,明白本质的重点,不需要明了过于具体事件。要用到讲座上所学会的的知识,做一个可以进行一致性沟通的人,一个不指责、不讨好、不超理智、不打岔的人,做一个温柔的对待他人的人,做一个可以正确使用家庭治疗来改善学生的心灵的导师。 四、孩子为什么写作业磨蹭? 两天满满学习后,终于明白,孩子为什么写作业磨蹭?

8、是因为高压式父母,过度地指导,管理控制孩子学习生活,给孩子造成压力与焦虑,于是孩子用磨蹭行为对抗家长,如果家长过度指导,安排孩子学习生活,几点起床,几点上课,几点写作业,几点练琴……孩子没有自由,没有自我管理能力,那么,会导致孩子什么也不会做,自理能力差,什么事都等着你去喊,这不是我们希望的孩子,所以请父母给予孩子自主时间,锻炼自理能力。为什么会咬指甲?也是因为孩子焦虑,焦虑从哪来?来自父母焦虑,来自父母或他人压力,所以不要做高压父母,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