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变向运球及上篮技术

篮球变向运球及上篮技术

ID:37196400

大小:1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篮球变向运球及上篮技术_第1页
篮球变向运球及上篮技术_第2页
篮球变向运球及上篮技术_第3页
篮球变向运球及上篮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篮球变向运球及上篮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体育教学设计单位: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中学年级:七年级教者:李振清教材内容篮球变向运球及上篮技术教具篮球40个,哨1个反光锥10个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积极性。(2)、通过学习使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变向运球突破及上篮技术,少数同学能运用于实战。(3)、同学之间培养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吸取经验,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结构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措施设计意图运动量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10’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2、宣布上课,师生问

2、好。3、教师整队,检查出席情况。4、宣布课的内容和目标。5、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二、热身活动:1、沿篮球场边线慢跑(教师带领)。2、活动关节:(教师领做,口令指挥)1、宣布上课,师生问好2、教师整队,检查出席情况。3、宣布课的内容和目标。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图1)××××○○○○☆××××○○○○▲(图1)1、教师带领学生一路纵队沿篮球场边线慢跑,然后成体操队形站好。(图2)(图2)2、活动关节(教师领做,口令指挥)(图3)××××○○○○××××○○○○××××○○○○☆××××○○○

3、○▲(图3)1、学生充分热身,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2、活动各关节,韧带。利于提高运动效果。118×4×73’2’80次/分110次/分90次/分基本30’一、(一)、学习篮球变向运球技术: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以运球队员右手运球向对手右侧突破为例。先向对手左侧快速运球,当对手向左侧移动堵截时,运球队员突然变向,用右手拍按球的右侧后上方,并靠近身体向左侧送拍球,使球落在身体的左侧前方反弹,右脚迅速向左侧前方跨出,上体左转并前倾探肩,换手拍按球的后上方,加速运球突破。重点:脚步蹬地发力的方向,重心的控制

4、。难点:转体探肩身体的控制,推送球加速的过程。(二)、行进间低手投篮:动作要点:①助跑、接球、起跳举球动作边贯协调。②以腕关节为轴向上挑球,使球从手指端滚出。重点:行进间运球与上篮的衔接难点:手腕最后的发力与拨球动作脚步:“一大二小三高跳”手:“一、(一)变向运球:1、辅助练习:⑴、教师带领学生一路纵队沿篮球场边线进行滑步跑、变向跑以及单脚跳起摸篮球网,之后有秩序的到球笼取球,然后回到原来位置;⑵、原地高、低运球;⑶、两手交替运球;⑷、急停急起运球。2、教师示范动作,并讲解技术动作要领。3、学生分

5、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练习中的错误动作:⑴、“一动一静”变向运球突破。一人站立不动,另一人进行体前变向运球练习,轮流练习××××○○○○××××○○○○▲××××○○○○××××○○○○(图4)⑵、“一进一退”“突”与“防”;两人一组,一对一轮流练习(二)、行进间低手投篮: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图5)2、分组练习分成男女两组分别在两侧半场练习1、辅助练习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便于学生更好的完成动作,提高学习效果。2、学生学习体前变向运球技术动作,掌握动作,了解运用的方法。3、发展学生协调运动

6、的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意识。4、投篮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1111反复练习反复练习3×22’1’1’1’3’3’2’100次/分110次/分110次/分130次/分120次/分部分一举,二托,三拨”要求:动作速度不起跳距离适宜,身体与手臂充分伸展,上篮手法正确。(三)、变向运球+行进间低手上篮二、游戏:“蚂蚁搬家”方法:同学分成4组,在场地一侧端线站好,每个同学都将球放在自己的头与后背之间,然后快速跑向另一侧端线,到达后将球放回球筐,回归本队。要求:

7、如果球掉下,必须本人将球捡起放好才能继续前进。奖惩办法:最后完成的队做5个俯卧撑。(图6)3、教师巡回指导4、展示交流:教师随机挑选3名同学进行展示。教师指导,讲评。○○○○○○○○××××××××▲↓↓↓↓(图7)5、加强组合动作练习,提升运动技能。6、展示学习成果,交流经验,提高学习效率。1、游戏放娱乐身心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3、可以直接收回篮球2×2112’1’2’100次/分100次/分130次/分结束部分5’1、放松整理活动放松操要求:认真做放松活动2、教师小结要求:严肃,认真3、

8、宣布下课(收器材)1、教师带领学生放松活动。××××○○○○××××○○○○××××○○○○☆××××○○○○▲(图8)2、教师总结本节课练习情况,提出希望和建议。3、宣布下课,监督学生收回器材。学生通过放松活动减轻运动性疲劳,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放松。113’90次/分全课练习时间:26分钟全课练习密度:57%教学后记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