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18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试卷(二)(含解析)

天津市河西区2018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试卷(二)(含解析)

ID:37214656

大小:340.0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0

天津市河西区2018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试卷(二)(含解析)_第1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8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试卷(二)(含解析)_第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8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试卷(二)(含解析)_第3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8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试卷(二)(含解析)_第4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8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试卷(二)(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津市河西区2018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试卷(二)(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津市河西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3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第I卷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盐可作耐火材料B.铵盐常用作制冷剂C.硅胶可作食品抗氧剂D.甲醛水溶液可作防腐剂【答案】D【解析】氧化铝熔点高,可作耐火材料,故A错误;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故B错误;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干燥剂,故C错误;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作防腐剂,故D正确。2.用来减轻感冒症状的布洛芬片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

2、正确的是A.布洛芬与苯甲酸甲酯是同系物B.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13H16O2C.布洛芬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2种(不含立体结构)D.1mol布洛芬能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最多生成1molCO2【答案】D【解析】布洛芬含有羧基、苯甲酸甲酯含有酯基,不是同类物质,故不属于同系物,故A错误;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13H18O2,故B错误;布洛芬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共3种,故C错误;布洛芬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所以1mol布洛芬能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最多生成1molCO2,故D正确。点睛:同系物是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必须是同一类物质,即含有相同

3、且数量相等的官能团。布洛芬、苯甲酸甲酯官能团不同,所以不是同系物。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Z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大的。Z和W可形成化合物M,常温下M的水溶液的pH=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的水溶液与Y的单质反应能置换出W2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Y>HWC.简单离子半径:r(Z+)

4、合物M,常温下M的水溶液的pH=7,M是Cl元素。氟气与氯化钠溶液反应,实质是氟气与水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氧气,故A错误;F的非金属性大于Cl,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故B正确;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简单离子半径:r(Na+)

5、汞溶液白色沉淀生成蛋白质发生盐析A.AB.BC.CD.D【答案】B【解析】滴加稀硫酸的淀粉溶液中加碘水,溶液变蓝,可能淀粉部分水解,故A错误;高锰酸钾溶液把乙二酸氧化为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乙二酸的还原性,故B正确;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生成,故C错误;向鸡蛋白溶液中滴加HgCl2溶液,蛋白质变性,故D错误。5.利用电化学原理将有机废水中的乙二胺[H2N(CH2)2NH2]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同时利用该装置再实现镀铜工艺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B.工作一段时间后,图2中CuSO4

6、溶液浓度减小C.当Y电极消耗0.5molO2时,铁电极增重64gD.X电极反应式:H2N(CH2)2NH2+16e-+4H2O═2CO2↑+N2↑+16H+【答案】C【解析】图1是原电池,Y电极上氧气被还原成水,所以Y是正极,氢离子移向正极,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左向右移动,故A错误;图2是电镀池,CuSO4溶液浓度不变,故B错误;当Y电极消耗0.5molO2时,转移电子2mol,根据电子数,铁电极生成1mol铜,电极增重64g,故C正确;X是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故D错误。点睛: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

7、、阴离子移向负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6.—定条件下,CO2(g)+3H2(g)CH3OH(g)+H2O(g)△H=-57.3kJ/mol,往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①、反应②与反应③,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v(正)>v(逆)B.b点反应放热53.7kJC.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③D.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3(mol-2L-2)【答案】A【解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