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教案) (2)

留侯论(教案) (2)

ID:37257652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0

留侯论(教案) (2)_第1页
留侯论(教案) (2)_第2页
留侯论(教案) (2)_第3页
留侯论(教案) (2)_第4页
留侯论(教案) (2)_第5页
资源描述:

《留侯论(教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留侯论教学目的掌握“王”“惊”“怒”等词在文中的活用情况和“见”“所以”的用法。理解作者“忍小愤而就大谋”的观点。教学重点:掌握“王”“惊”“怒”等词在文中的活用情况和“见”“所以”的用法。教学难点: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升华深化的说理思路。主要教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高祖本纪》一文中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其中的子房就是今天所学文章题目中的留侯,也就是张良。汉高祖给予

2、他高度的评价。把他和韩信、萧何并称为三杰(三驾马车)。张良为什么能赢得如此高的赞誉,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优点让高祖欣赏不已呢?宋代文豪苏东坡又是如何评价留侯张良的?今天就来学习这一篇名文《留侯论》(也可以从“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一成语当时的新意而引入课文的学习)二、学生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1、卒(猝)cù然临之 2、刀锯鼎镬huò3、虽有贲bēn育4、倨jù傲鲜xiǎn腆tiǎn 5、肉袒tǎn 6、圯yí上老人三、翻译文中的重点字词:1、必有过人之节(节操) 2、卒然临之而不惊(突然) 3、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怎么) 4、所以微见

3、(现)其意者(表现) 5、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互相) 6、其平居无罪夷灭者(杀戮) 7、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只是) 8、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迎接) 9、其君能下人(谦逊的对待)10、遂舍之(放弃,之,代词,攻打郑国)11、三年而不倦(厌倦) 12、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由折辱而引申为削弱)(挫伤)13、非有平生之素(旧交情) 14、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15、状貌(形体、容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志向气度) 四、词类活用梳理:1、臣妾于吴者(n—v 做奴仆)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动,认为……怪) 3、此固秦皇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使动,

4、使……受惊,使……发怒)五、古今异义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 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 3、其身之可爱(可贵) 4、其君能下人(谦逊地对待别人) 5、必能信用其民矣(使……信服,为……所用) 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六、重点句翻译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突然面临灾祸却不惊慌,无缘无故受到侮辱却不发怒。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看他用来表现他的心意的话,都是圣人和贤人互相劝戒的道理。3、非子房其谁全之如过没有子房难道还有谁能保全他呢?七、作业布置:课后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理解作者“忍小愤而就大谋”的观点。了解文

5、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升华深化的说理思路。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忍小愤而就大谋”的观点。教学难点: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升华深化的说理思路。主要教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过程一、问题设计:1、读课文第一节,说说作者所谈论的中心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突出这一中心的?(匹夫之勇和大勇者的不同表现对比,表明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为能忍)2、从第二段文字出发,分析圯上老人出现的用意是什么?(抓重点句:且其意不在书)简说有关张良的传说,指出第二节为破典引事,从而证明作者的独辟蹊径。)3、读第三节,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一个

6、人成功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提示:研讨重点语句“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之计谋,以侥幸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明确:首先要有杰出的才能,其次要有过人的气度。(突出了作者对“贤而能忍的重视”)补充引导:张良存在的不足是什么。补充说明,张良只具其一,未具其二,是以老人教之。从而得出一个观点,忍小忿而就大谋。4、分析课文第四、第五节:问题:A、疏通两个人物事例中的文字。并用“活国/复国”加以概括B、研讨:结合上文“太公、伊尹”和下文中的“高祖、项羽”,说说论及这些人物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正衬和反衬,有力地证明了能忍则成大事,不忍则坏大事

7、的道理)5、研讨:太史公的猜测之误,对表现张良以及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明确:张良名显天下,不是因为魁梧奇伟,而在于贤而能忍并成就了大业。再一次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二、巩固练习1、词类活用梳理:(1)臣妾于吴者(n—v做奴仆) (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动,认为……怪) (3)此固秦皇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使动,使……受惊,使……发怒)2、古今异义(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 (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 (3)其身之可爱(可贵) (4)其君能下人(谦逊地对待别人) (5)必能信用其民矣(使……相信,为……所用) (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8、板书设计:(做法)(作用)(原因)举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