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ID:372616

大小:524.19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7-07-29

gbt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_第1页
gbt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_第2页
gbt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_第3页
gbt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_第4页
gbt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gbt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77.040.30H24巧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0561-2005/ISO4967:1998(E)代替GB/T10561-1989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Steel-Determinationofcontentofnonmetallicinclusions-Micrographicmethodusingstandardsdiagrams(ISO4967:1998,IDT)2005-05-13发布2005-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0561-2005/I

2、SO4967:1998(E).月JJ叮.,言曰‘.本标准等同采用ISO4967:1998(E)(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本标准代替GB/T10561-1989(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显微评定方法》。本标准等同翻译ISO4967:1998(E),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对ISO4967:1998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7“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c)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d)增加了附录NA.本标准与GB/T10561-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标准名称由《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显微评定方

3、法》改为《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b)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1);c)增加了原理一章(见2);d)增加图像分析法(见附录D);e)对夹杂物的评级界限、宽度系数、取样尺寸、评级原则、视场的形状和尺寸进行了修改(见表1,表2,3,5.1,5.2.3);f)标准评级图谱由JK图和ASTM图2套评级图谱改设1套ISO评级图谱(见附录A);B)将制取样注意方法和其他产品取样方法改为资料性附录(1993版的2.1.5和图5,本版的附录NA),本标准对ISO4967:1998有误之处进行了更正,主要如下:a)表1中的B类2级夹杂物的总长度

4、由“342km',改为“343Km";b)表2中粗系的“最小宽度”栏目下的各行数字前均加上“>”符号;c)对图1、图2、图3、图6进行了重新制作;d)第6.2A法的示例中,原"B2s',改为“B2.5s";e)附录A的DS夹杂物的图片上方,原直径“>13pm-76pm”改为“13pm-76Km";f)附录C表C.1中,视场序号为8的A类粗系“1"级夹杂物改为“一,’;B)附录C表C.1中,视场序号为12的D类粗系“一”改为“1s";h)附录C表C.2中,视场级别数为1级的D类粗系夹杂物的“1”改为”2",i)附录CC3.1中,原“(见6.2)”改为“(见

5、6.3)";:答,.-11000。i)附录CC.4公式中,原·二一厂劳jjXn刁擎,’&为·。-17,T入n,1-。‘二歹50‘士舒,一‘。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N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抚顺特殊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金牛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群雄、架燕、邹莲娣、曾文涛、真娟、孙时秋。本标准1989年3月首次发布。GB/T10561-2005/ISO4967:1998(E)钢中非金

6、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标准图谱评定压缩比大于或等于3的轧制或锻制钢材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的显微评定方法。这种方法广泛用于对给定用途钢适应性的评估。但是,由于受试验人员的影响,即使采用大量试样也很难再现试验结果,因此,使用本方法时应十分慎重。注:本标准图谱可能不适用于评定某些类型钢(例如:易切削钢)本标准还提供了测定非金属夹杂物的图像分析法(见附录D).原理将所观察的视场与本标准图谱进行对比,并分别对每类夹杂物进行评级。当采用图像分析法时,各视场应按附录D给出的关系曲线评定。这些评级图片相当于100倍下纵向抛光平面上面积为0.

7、50mm,的正方形视场。根据夹杂物的形态和分布,标准图谱分为A,B,C,D和DS五大类。这五大类夹杂物代表最常观察到的夹杂物的类型和形态:—A类(硫化物类):具有高的延展性,有较宽范围形态比(长度/宽度)的单个灰色夹杂物,一般端部呈圆角;—B类(氧化铝类):大多数没有变形,带角的,形态比小(一般<3),黑色或带蓝色的颗粒,沿轧制方向排成一行(至少有3个颗粒);—C类(硅酸盐类):具有高的延展性,有较宽范围形态比(一般)3)的单个呈黑色或深灰色夹杂物,一般端部呈锐角;—D类(球状氧化物类):不变形,带角或圆形的,形态比小(一般<3),黑色或带蓝色的,无规则

8、分布的颗粒;-DS类(单颗粒球状类):圆形或近似圆形,直径)13Km的单颗粒夹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