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D:37275414

大小:751.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0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的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段词反映了中国古代()A.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D.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2.下图所示的古代农具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seres”和“china”,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丝绸之国”和“瓷器”,可见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丝绸和瓷器就是古代中国的象征。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商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B.唐朝时

2、期我国的瓷器制作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明清时期洛阳是全国的“瓷都”D.明清时期丝织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王韬在《瀛海杂谈》中称:“自黄姑归后,织纴器具大备,机杼之声,比刻相闻。濒海百里,实半赖之。昔完正课之外,尚有余布,是以人民称殷实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朝花楼机的使用,促成了“衣被天下”的局面B.元朝的黄道婆传授棉纺织技术,引发了中国的“棉业革命”C.明朝政府的赋税政策,客观上鼓励了民间棉纺织业的发展D.明朝以松江为中心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5.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

3、工官监管的夜市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D.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6.唐代同类商品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同业店铺的街区叫做行。长安东市见于记载的有肉行、绢行、药行、鱼行、秤行、金银行、烛行等220行,行数之多表明商品种类比以前大为增加。由此可见当时()A.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B.商品销售的专业化C.城市经济空前繁荣D.城市布局发生巨大变化7.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两岸建立商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从中可以得出()A.宋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市的管理制度已经废除C.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D.城市功能开始发生变化8.

4、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有关该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社会稳定C.所分配之土地不准买卖,只准使用D.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9.“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0.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A.清除侨寇

5、残余势力B.采取富民政策C.对福建人剿抚并重D.开放海禁政策11.《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这反映出先秦时期()A.礼节轻重决定地位的尊卑B.古人对丧葬的轻视C.丧葬制与礼乐制密切相关D.丧葬制违反宗法制12.下图为《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13.钱穆先生说:“从秦到清两千年,我们对以往的传统政治,至少不能很简单地说它是专制政治了。”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西周分封制B.唐代三省六部制C.明代废除丞相D.清代设军机处14.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

6、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A.10岁雅典男童B.来自波斯的20岁商人C.30岁雅典贵妇D.40岁雅典男性公民15.“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16.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曾发出“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的感叹。德

7、国诗人阿恩特也曾追问:“德国人的祖国是什么?是普鲁士?是士瓦本?是葡萄映红的莱茵河畔?是海鸥翱翔的波罗的海沿岸?噢,不!不!不!他的祖国必须更大”。席勒的朋友歌德则干脆地说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导致诗人们如此感叹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现状B.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C.君主专制的黑暗D.异族入侵、领土被宰割的现状1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