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简史》PPT课件

《中国翻译简史》PPT课件

ID:37276419

大小:27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12

《中国翻译简史》PPT课件_第1页
《中国翻译简史》PPT课件_第2页
《中国翻译简史》PPT课件_第3页
《中国翻译简史》PPT课件_第4页
《中国翻译简史》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翻译简史》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翻译简史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汉代-符秦时期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国成立至今。一、汉代-符秦时期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家交往语际翻译活动西汉佛经翻译东汉译者安世高,《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月支人支娄迦谶来到了中国,十多部佛经。支娄迦谶译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2、。符秦时代释道安大规模的佛经翻译不懂梵文,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forword,lineforline)的直译。鸠摩罗什主张意译,他翻译了三百多卷佛经文献,如《金刚经》、《法华经》上乘之译作,至今仍被视为我国文学翻译的奠基石。真谛到中国来翻译佛经。,《摄大乘论》的翻译响誉华夏,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较大。二、隋-唐-宋时代二、隋-唐-宋时代从隋代(公元五九0年)到唐代,这段时间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时期。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作都很少。释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他是译经史上第一位中国僧人。一生翻译了佛经23部100余卷。《辨证论》中总结翻译经验,提出了作好佛

3、经翻译的八项条件。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俗称三藏法师),他和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华夏三大翻译家,主持了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组织最为健全的译场。玄奘不仅将梵文译成汉语,而且还将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是第一个将汉语著作向外国人介绍的中国人。宋代,不如唐初的极盛时期。宋太祖兴修了译经院,专事佛经翻译。虽译场组织极其完备,但质量却不如唐代。赞宁:解决翻译过程中各类矛盾的六种办法唐代翻译理论的继续和发展宝贵财富南宋,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佛经翻译已是寥寥无几,史书的记载中无一例翻译。在其后的元代,但译作只有十几部,翻译理论方面无从谈起,停滞状态。明清时代在明代

4、的二百多年历史中,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的局面。佛经译者只有智光等一、二人,译了几部经书。但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直至清朝“新学”时期,我国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严复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明代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测量法义》等书。清代的林纾(1852.11.8-1924.10.9)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翻译。所译小说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DameauxCamelias)、《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Tom’sCabin)《王子复仇记》(Hamlet)等。翻译对于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作品起

5、到了很大的作用。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在《天演论》提出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他主张的“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尽管严复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解释因时代的限制而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旧瓶装新瓶,已赋予新的内容和要求。马建忠于公元一八九四年在他写的《拟投翻译书院议》中已发挥了他所认为的“善译”的见解。马建忠的“善译”标准包括三大要求:第一、译者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传达出来;第三、译文和原文毫无出

6、入,“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这些要求是很高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他本人专研究语法而没有搞翻译的工作,因此他对“善译”的见解,被后人忽略了。严复等人的翻译改变了中国社会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引进态度。林纾等人的翻译改变了清末“唯中国有文学”的文化优越感。翻译也改变了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道德观:爱情小说的翻译有助于打破当时的封建礼教束缚;侦探小说的翻译有助于引进西方的法制观和人权观;科学小说的翻译有助于破除迷信,增强科学意识;文学翻译推动了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文革命”。五四时期“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

7、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苏联的作品。开始由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卓越的先驱者鲁迅、瞿秋白等前辈介绍进来。鲁迅鲁迅是翻译工作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俄国和苏联的优秀文学作品,如《毁灭》、《死魂灵》等。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着原文的丰姿。“反对当时那种“牛头不对马嘴”、“削鼻剜眼”的胡译,乱译,主张直译,是为了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五、新中国成立至今一九四九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翻译事业也得到了解放。从

8、那时起,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