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蒲松龄故居

第10课蒲松龄故居

ID:37279962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第10课蒲松龄故居_第1页
第10课蒲松龄故居_第2页
第10课蒲松龄故居_第3页
第10课蒲松龄故居_第4页
第10课蒲松龄故居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0课蒲松龄故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0课蒲松龄故居教学目标:1、了解并欣赏蒲松龄故居2、了解蒲松龄及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3、感受齐鲁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了解蒲松龄及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教学难点:《聊斋志异》中故事寓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祖国的山山水水,都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蒲松龄故居》,去感受这里的文化气息,去了解在这所故居里他给我们留下了哪些足迹?师板书:10、蒲松龄故居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答疑解惑1、师:同学们,你对蒲松龄故居有哪些了解?指生回答。①师出示蒲松龄故居的图片

2、,并作介绍,这是蒲松龄的画像(出示),这是郭沫若对蒲松龄故居的评价(出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②播放蒲松龄故居的视频,使学生对蒲松龄故居的有更多的了解。学生认真观看。2、①师:了解了蒲松龄故居,那么,你对蒲松龄这个人有哪些了解呢?你是怎么了解的?指生读墓表,师范读,生再读。生谈谈,了解蒲松龄的为人。②有一条名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他:(课件出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万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蒲松龄先生的自勉联,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志向,有毅力的人。第二课时一、导入:上一

3、节课我们了解了蒲松龄故居的风貌,知道了蒲松龄的生平,同学们知道他的代表著作是什么?二、学生自读三、是师生交流1、生:《聊斋志异》师:你知道里面哪些故事呢?指生谈一谈。师:聊斋中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我们熟悉的有(出示课件:《婴宁》、《画皮》、《连城》、《促织》《花姑子》等)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名字吧。2、蒲松龄先生写的故事一般分为四大类:(出示课件:一是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二是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三是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四是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3、那么,我们着重看一下第四部分有教育寓意的故事:《画皮》有、《崂

4、山道士》等。你听说过这两个故事吗?(课件出示《崂山故事》)指生读,说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出示课件:告诉我们学任何东西都须持有恒心,而不能浅尝辄止。)4、师:聊斋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在课上我们不能全部的了解,就让我们听一听乔羽先生作词的电视剧《聊斋》的主题歌吧!(视频播放《说聊斋》)四、当堂达标测试:1、蒲松龄,字——,号——。他的著作——闻名于世。2、蒲松龄先生的自勉联中这样写到:有志者,——,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3、我认为蒲松龄先生是一个————的人。第11课风筝之都——

5、潍坊教学目标:1、了解风筝的变迁及潍坊是风筝之都的由来2、积累有关风筝的诗词3、了解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有关情况,热爱齐鲁,为家乡而自豪。教学过程:一、导入猜一个谜语:像蝶不是蝶,像鸟不是鸟,清明前后天上飞,就怕雨水浇。出示风筝图片。二、讲述风筝的发展风筝又名“纸鸢”、“风鸢”、“木鸢”。北方多称“纸鸢”,南方则称“鹞子”由于风筝像鹞鹰那样乎伸翅膀可以在天空盘旋,故以为名。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2000多年前,风筝在中国就已出现。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鲁班(公输般)因看到鹞鹰在天空盘旋飞翔受到启迪,曾“削竹为鹞,成而飞之,三日不

6、下”。三、介绍潍坊1、师:同学们知道哪里的风筝最有名么?生:潍坊2、介绍风筝之都-潍坊潍坊又称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用竹子扎制骨架,高档丝绢蒙面,手工绘画。工艺与美术的结合,体现了风筝的独特风韵。在潍坊历史上,甚至有不少知名画家也参与风筝的绘制乃至设计制作,使潍坊风筝中出现了十分考究的精品。潍坊市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风筝都。1984年4月1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根据美国友人大卫.切克列的建议,举办了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从此,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举行,至2006年,潍坊已经连续举办了23届。1987年4月,潍坊被第五届国际

7、风筝会主席团确定为“世界风筝都”。国际风筝联合会还作出决定,将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设在潍坊。四、关于风筝的文化1、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2、师:同学们知道哪些古诗和风筝有关?生说,是总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高骈《风筝

8、》风鸢图诗明徐谓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第12课人间仙境——蓬莱阁教学目的:1.了解蓬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2.简单了解蓬莱的历史及传说。3、感受齐鲁文化的魅力教学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