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温馨提示

考试温馨提示

ID:37330645

大小:26.6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2

考试温馨提示_第1页
考试温馨提示_第2页
考试温馨提示_第3页
资源描述:

《考试温馨提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前小结温馨提示(语文)亲爱的同学,相信你此刻一定满怀信心,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要去做最后的冲刺。那么请你耐心读完下面的内容,听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一、总的原则:1、相信自己,从容应考。要坚定必胜信念,因为中考所涉及的考点,我们已经在平时训练过无数次,只要正常发挥,我们就足以应对一切,假如超常发挥,那简直是锦上添花。2、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字迹可以幼稚,可以不美,但字体大小要适中,尽量做到横平竖直,不要连笔。用笔的颜色不要过淡或过深,更不要中途更换用笔。尤其作文不要随意改动。(我们用中性笔答题)3、仔细审题,每分必争。磨刀不误砍柴工,审题务必认真仔细,如是选择,看清选择

2、要求(正确还是不正确);如有字数限制,按规范作答;审出考点,规范作答。向细节要分数,细节决定成败。如向书写多要一分,向审题多要一份,向规范多要一份,向仔细多要一份,向心态多要一份⋯⋯二、具体要求:四大题全卷完成后按小题号检查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字音字形题:应仔细辨别词语的形音,注意细节如“iu并列声调标在后”;注意区分声母“bpd”;如字形:狼藉病入膏肓2、成语、词语选择、病句、排序:假如有两个答案拿不准,那就暂时放一下,不要过分纠缠,待积累与运用题完成后,再来客观解答,要相信自己。A选词填空要重视语境义。如:深深(意识)艰深命题要破解B病句判断要有敏锐感:(1)通

3、过⋯⋯使(2)宾语中心语缺失(3)搭配不当(4)二对一或一对二(5)否定词误用:避免、不再(6)语序不当(7)成分赘余:大约⋯⋯左右(8)句式杂糅:之所以的原因⋯⋯是因为(9)歧义(10)话题转换3、诗文填空:用正楷书写,不要连笔,该题完成后,立刻逐字检查4、综合性学习活动。A活动设计:内容+形式B广告语设计:要简练有鼓动性C开场白设计:称呼、围绕主题,有文采C表格解读:围绕题干中的话题分析结论。D、劝说类:称呼+观点+理由5、标点符号:(1)引号用在活动名,书名号用在书籍、文章名、节目名、刊物名;全部引用点号用在后引号内,部分引用点号用在后以号外(2)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4、,表示实指用顿号;并列词语加语气词,用逗号。如:玫瑰、月季、牡丹。玫瑰呀,月季呀,牡丹呀。6、名著阅读:作者、篇目要有书名号、人物形象分析、主要情节7、文学常识:注意作者、国籍、代表作品及作品的体裁、评价性语言。(二)、阅读古诗鉴赏:特别注意题目本身的提示及诗歌后的注释---(1)表述画面:理解翻译+想象力求语言生动形象。(2)分析某字或某句的妙处(表达效果)解释+句子的意思/写出了什么+情感表达(3)写法及情感。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反语、反复、借代写法:衬托(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用典(故)、象征、直抒胸

5、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情感:诗人因⋯⋯抒发了⋯⋯情(结合具体内容)答题思路:读题目概括内容,读作者了解风格,读注释理解内容,读内容注意描写的物象及其特点,联系课内注意情感推断。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外文言文要大体读懂,只要题目有所涉及,你一定能答、要答)(1)文言文断句:如明确要求断一层,原则为A主谓之间或谓宾之间B保持语意完整性;无标点符号在有标点符号处断开(2)词语解释:准确。(3)虚词的选择:之:代词、结构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动词、凑足音节助词。其:代词、副词加强推测、反问、期盼语气。为:读二声动词、被动、句

6、末;读四声介词替、代、给。以:因为、以为、凭借、依靠、用、拿。于:介词引出时间地点等,比介词引出比较对象。(4)翻译:字字落实,省略的要翻译出来,注意句式:倒装句、判断句(5)内容分析:紧扣文章内容和主旨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关注全文或全段)。(2)概括题:要全面、关注提示词语。(3)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引用;尤其注意举例子、列数字的写法,作用分析时关注上下文。(4)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一定指出词语在句中表达的效果,以及去掉后的句意;(5)拓展延伸:从原文中找依据,

7、要全面。(6)开头第一段的作用:引用xx素材(新闻、社会热点或熟悉的事情),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记叙文阅读:要分条答,分层答透,字数适中,可根据分值答题。(1)一句话概括内容或梳理故事情节:什么人+什么事;什么事+怎么样;小说注意高潮;散文注意情感(2)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作用:A开头:开门见山、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与最后一段首尾呼应。B中间:过渡——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什么;引出下文什么。C结尾:升华中心;点明什么主旨;首尾呼应;耐人寻味(3)作用及表达效果---A插叙:丰富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结构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