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专题3古代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学案

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专题3古代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学案

ID:37337669

大小:503.0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2

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专题3古代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学案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专题3古代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学案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专题3古代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学案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专题3古代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学案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专题3古代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专题3古代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3古代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考点一 百家争鸣1.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和受到重用。(4)思想文化上:私学出现,形成一些思想流派。2.百家主张反映的不同要求(1)儒家思想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其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代,其思想未被重视。②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以适应封建统治的要求。在当时诸侯割据混战、封建制度确立时期,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2、,只是诸子百家中的大宗而已。(2)道家思想①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说明老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②战国时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消极思想,道家的消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满足社会发展潮流的。(3)墨家思想: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反映了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经济实力增强,要求平等、反对战争的愿望。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墨家主张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4)法家思想:战国时期,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提出“中央集权”“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

3、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符合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推崇。3.影响(1)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的异同儒家主要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1.(2018·北京文综卷)“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

4、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 C解析 C对:“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意思是,依靠武力假借仁义之名而统一天下的叫做“霸”,依靠道德施行仁义而统一天下的叫做“王”,可见孟子强调“德”的作用,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2.(2018·瓦房店一模)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则应该遵循(  )A.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B.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C.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答案 A解析 从“实

5、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和“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说明是道家思想,故A项正确;“修齐治平,内圣外王”属于儒家为人处世治国的信条,不符合材料意思,故B项错误;“抱法处势,道法者治”属于依法治国理念,故C项错误;“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体现墨家人和人相处的思想,故D项错误。3.(2018·三明市质检)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B.出现百家争鸣局面C.养士之风极为盛

6、行D.学术适应政治需要答案 D解析 材料信息体现诸子百家的宗旨是“以其学易天下”,即其学说服务于政治需要,故D项正确;学术气氛空前浓厚、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以及养士之风极为盛行都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故A、B、C三项错误。考点二 儒学的发展创新与兴衰1.发展创新的体现(1)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2)西汉:改造和独尊①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②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7、3)宋明:转型与成熟①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②程朱提出“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③陆王主张“心”就是“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4)明清之际:批判与继承①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典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②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的主张。③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④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2.儒家思想在封建时代的兴衰及其原因(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

8、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