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医证候与体质的关系

略论中医证候与体质的关系

ID:9139187

大小:80.0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9

略论中医证候与体质的关系_第1页
略论中医证候与体质的关系_第2页
略论中医证候与体质的关系_第3页
略论中医证候与体质的关系_第4页
略论中医证候与体质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中医证候与体质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略论中医证候与体质的关系潘秋霞陈家旭刘玥芸马庆宇李晓娟周岩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探讨证候与体质关系、并从二者的萌芽、时相性特点、内在木质、临床应用意义以及现代科研技术结合的研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在吋相性、反映疾病的病因病机情况的能力、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方面均存在“同性”相关关系

2、同时从定义的权限内容、时限性中的存在和转变时间部分、在辨证论治及临床治疗中的指导地位等方面探讨了二者的差异性。根据临床发展需求,证候与体质也分别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并根据研究现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关键词:证候■体

3、质■区别■联系■体质是由遗传和获得性因素决定的表现于个体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屮西医学各有发展。“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学说”,成为西方医学体质学说的萌芽和基础I同时代的中眹俟家们用“形”“质”“禀赋”等词汇描述了体质因素在中医疾病易感性和治疗中的作用、随后其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体质”合用首见于明代,自清•叶桂开始直称此名,之后逐渐被大众所接受。R%年世界卫生组织<we>《个体化诊疗》报告将“体质学说”的研究提上日程。WI失大师王琦教授提出“辨体■辨证-辨病论治”的临床诊疗模式I2L将中咲辨证与体质结合应用于临

4、床疾病的诊断。笔者就二者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做个人观点阐述。I证候与体质的相似性《素问•热论》记载了伤寒病得病一周内证候变化与时间的关系:“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六日厥阴受之……故烦满而囊缩。”根据六经辨证的方法、明确论述了伤寒类疾病发生过程中随时间变化出现的证候转变、说明证候只是对疾病某一阶段的表达概括。《灵枢•天年》描述道:“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描述了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气血

5、和精气盛衰也随之变化并各有特点、说明体质与年龄之间是有吋相相关性的。可见、对证候和体质的定位均非完全恒定,二者可随吋间的纵向延伸而发生量和质的动态变化。2与病因病机的相关性相似临床上以嗜睡为主要症状的肥胖病人多辨为痰湿网脾证或是湿证,而根据临床经验或流行病学调査统计发现,“痰湿”体质病人经常出现嗜睡等症状I大多数原发性痛经患者伴有遇暖症缓的表现,可辨为胞宫有寒证,而体质偏寒的女生也是原发性捕经的好发群体。因此,二者均可对一疾病进行病因、痫机层次的概括。J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相似《医学三字经•水肿第十一》有言:“水肿病,…

6、…阳水盛,加通防,五皮饮加木通、防己、赤小豆之类。阴水盛加桂<五皮饮加干姜、肉桂、附子之类。”以《中藏经》的“五皮饮”作方底,根据“水肿”的阴阳属性进行辨证,阳水用通、防、阴水用姜、附,根据药性使得药物发挥最大的治疗价值。《素问•异注方宜论》列举了不同地域体质状态下,人群体质的差异出现的疾病易发偏性并指导治疗原则:“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四方来”“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引按者、亦从中央出也”。体质不同,变。此外、对于现代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亦从东方来”“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南方来”“其治宜导引按,故导所选择的治疗方

7、法和原则也有随之改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发作频率,对体质进行药物干预调理已得到广泛的认可。4证候与体质的差异性4.I定义权限的差异性证候是对疾病某一过程或状态下的症状概括,不包括健康人群。它既有别于西医学的疾病概念、也不同于疾病中的亚型称谓、而是对动态变化的机体病理牛.理整体反应状态外在表现的推理和概括。证候只存在于疾病状态,其内涵包括疾病阶段的病因、病理和病机等方面的闪容。体质可以建立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也可以融入疾病的过程中。体质是针对个体的整体情况进行的一种归纳和分类,而非单一的病理概念。科学研究将西方医学所谓

8、的健康人群进行中医学体质概念上的划分、根据划分结果发现不同体质差异的个体对疾病易感性不同,即使是在同病患者中也可出现疾病的病程及转归的差异。目前关于体质的分类标准有很多,可以根据屮医理论进行辨别-辨体,如平和质、阳虚质、痰湿质等不同■也可根据四医思维方式分为“结石体质、捕风体质、糖尿病体质”等,但这只是评价个体对疾病易感性体质的流行病学统计,非个体真正存在疾病。另外,古人对证候的理解必须依赖于中医命名的疾病而存在,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微观检查发现指标异常,但未达到现有医学疾病范畴的“亚健康”状态,即“无症状,有病理”状态

9、,四方医学会纳入体质进行讨论,中医学因对“病”的理解有所不同,衍生出“微观辨证”M和“辨体论治”H-Wo4.2影响因素的差异性证候多因时间变化、体质差异及疾病特点等因素发生转化,与后天因素联系密切,可因外感五邪、饮食劳倦、生活习惯等因素而发生改变,因此后天因素为其主要干扰因素。寒邪入侵,因时间不同异致所传脏腑或经络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