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诗歌主旨

如何把握诗歌主旨

ID:37486422

大小:97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2

如何把握诗歌主旨_第1页
如何把握诗歌主旨_第2页
如何把握诗歌主旨_第3页
如何把握诗歌主旨_第4页
如何把握诗歌主旨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把握诗歌主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多种元素 解读诗歌主旨热身练习1:《暮江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你是由什么得出结论的?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注】此诗是作者赴杭州刺史任途中所作。约作于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A、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B、渗透了诗人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心情。热身练习2: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

2、千载后,谁与争功![注]词中“伊吕”,指辅佐商汤灭夏的伊尹和辅佐周武王灭商的吕尚。王安石填这首词时,正推行变法。感明君知遇(感叹伊吕终遇明君而有作为,自己因遇宋神宗而使变化得以推行,作者颇有庆幸自许之意)这首词借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从哪些元素探寻诗歌主旨?诗词鉴赏是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也是高考中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项。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诗词的意境、揣摩作者的情感、探寻诗词的主题呢?我们

3、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突破。鉴赏点的发现一、 从诗词的标题突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例如: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二、 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突破古人写诗作词,常常

4、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三、 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

5、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例如:长信秋词五首(其一)王昌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这是首宫怨诗,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中人物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四、 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句突破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富有表现力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例如:鲁郡东石门

6、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诗中的第三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该联的关键词。“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也增添了分别的伤感。五、 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

7、,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例如:江 楼 感 旧     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

8、民的宏大襟怀。六、 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例如: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觉,眼前万里江山。七、 从诗词中典故的含义突破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