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教案《风雨》

主题阅读教案《风雨》

ID:37491087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主题阅读教案《风雨》_第1页
主题阅读教案《风雨》_第2页
主题阅读教案《风雨》_第3页
主题阅读教案《风雨》_第4页
主题阅读教案《风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题阅读教案《风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风雨》教学设计襄阳市第二十三中学谢明辉【教材分析】贾平凹先生的《风雨》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一组语言优美的写景诗文。欣赏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风雨》一文,虽课名为“风雨”,但不直接写风雨,甚至文中不出现“风雨”二字,而是通过描写各种景物的纷乱状态来写风雨。表现了风雨的狂暴和大自然的破坏性力量。作者有着敏锐的观察力,看清了风雨来到时各种景物的变化状况,并采用散点式的写法,抓住一些富有特征的景物写成了这篇

2、奇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抓住各种景物以及景物的特征进行概括提炼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在这个提炼的过程中体悟出作者观察事物(练眼力)、描绘景物的方法(学方法)是本文学习的难点,也是学习景物描写类文章的难点。【教学内容选择】确定核心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知并梳理课文内容。2、体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揣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1、自学阅读课时,推荐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③——四季诗画》中的“物语风流”部分,提出阅读要求,做好读书笔记。2、阅读展示课时,朗读全文,引

3、导学生读出疾风骤雨到来时的震撼感受。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风雨中的各种景物及其特征,概括描写精彩的段落的要点,梳理文章内容。(练眼力)3、由学生自主选择几个段落进行重点品读,说一说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并真切描写的。结合推荐阅读篇目,揣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自学阅读课推荐阅读篇目,提出阅读要求:1、推荐《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③——四季诗画》中的“物语风流”部分进行分层次阅读。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全部阅读二十五篇文章,中等程度的同学至少阅读前十一篇文章,能力较弱的同

4、学一定要阅读《风》、《春风》、《春之盛典》、《享受春雨》、《雷雨前》、《在烈日下》、《在暴雨中》。2、采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摘抄法、圈点批注法、精彩段落回读法、写读后感法。做好读书笔记。3、围绕“练眼力、学方法”这一教学目标,提出阅读要求,为下节课更好地解读文本做好准备。一是“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作者观察到的事物”,二是“用横线画出这些事物的特征”,三是“批注作者描绘这些景物所用的方法”。四是“能力较强者可以有感而发,写一写某种天气状况下你所观察到的景物及其特征,与作家们同台竞技”。阅读之后,各小组交流自学成果,合作探

5、究疑难,筛选优秀成果,准备在下节课交流。除此之外鼓励中等程度和能力较弱的同学们在课下继续读完“物语风流”部分。也鼓励能力较强的同学在课下围绕主题自选阅读篇目,以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设计理念:1、分层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感悟力和探究能力进行分层次阅读。2、目标阅读策略。“主题学习”并不完全等同于休闲式的阅读,在课堂教学之上,“主题学习”阅读的目的性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3、阅读交流策略。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产生个性化阅读体验之后,以圈点批注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得到一种强化,进而生成一种群体性

6、的个性化感悟。第二课时:阅读展示课一、导入唐代诗人李峤(qiáo)写了一首诗,同时它又是一则谜语,谁能猜出谜底是什么?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xié)。(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它进入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弄得歪歪斜斜。)你是怎么猜出来的?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它看不见、摸不着,可谓“难写之景”。可是作家们却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风雨》,跟随贾平凹去观察“风雨中的景物”,去练练我们的好眼力,去学习他描绘景物的好方法。二、介绍作

7、家作品1、贾平凹(wā),原名贾平娃。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曾多次获文学大奖,1988年《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三、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一)练眼力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刻画风的?“自然景物、动物、人”“树林子、垂柳、杨叶、芦苇、羊、女孩、葡萄蔓、鸟巢、

8、废纸、池塘”2、跳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梳理文章内容。思考:这些景物在风雨中各有什么特征?写出了风怎样的特点?“第1段:树林子像面团,形态扭曲。”……“写出了狂风的肆虐”“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二)(学方法)品析语言,探究描写方法。作者有着锐利的眼光,能在狂风暴雨中看清景物的细节及其变化,试举课文中的一两处,说说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