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六下《卢沟桥烽火》

苏教版小学语六下《卢沟桥烽火》

ID:37494983

大小:3.15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5-12

苏教版小学语六下《卢沟桥烽火》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六下《卢沟桥烽火》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六下《卢沟桥烽火》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六下《卢沟桥烽火》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六下《卢沟桥烽火》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六下《卢沟桥烽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卢沟桥烽火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同学们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吗?①“烽火”指什么?②“卢沟桥烽火”是什么意思?③卢沟桥在哪里?卢沟桥位于天安门西南十五公里的永定河上,它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多孔联拱大石桥,距今已有八百年历史。卢沟桥简介卢沟桥卢沟桥烽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侵华日军的暴行!烽妄伪喉烽火妄图虚伪咽喉fēnɡwànɡwěihóu我能行凌聋爹歼凌晨耳聋爹爹歼灭línlónɡdiējiān我能行爪咽晃爪牙爪子咽喉狼吞虎咽哽咽晃眼摇晃多音字爪牙爪子咽喉狼吞虎咽哽咽烽火妄图伪军凌晨呐喊歼灭震耳欲聋蚕食挑衅哭爹喊娘狼狈而逃抱

2、头鼠窜万籁俱寂众寡悬殊同仇敌忾猝不及防鬼哭狼嚎如火如荼魔爪(zhuǎzhǎo)咽(yānyàn)喉làikàicùtú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万籁俱寂:俱,全、都。形容一点声音都没有,非常安静。蓄谋已久:早就有这种计谋(指坏的)。恼羞成怒:恼,愤恨。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众寡悬殊:众,多。寡,少。悬殊,相差很远。指数量相差很大。同仇敌忾:忾,愤恨。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震耳欲聋:欲,将要。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聋了。猝不及防:猝,猝然。事情来得太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抱头鼠窜:

3、形容逃跑时的狼狈相。序幕:多幕剧第一幕前的一场戏。比喻重大事情的开端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现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自读建议: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分清段落。2、边读边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写卢沟桥事变经过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笔划出文中表示顺序的词语。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第四段(9):写“卢沟

4、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学生反馈。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3)齐读本段。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至1932年2月,关东军占领了我东北全

5、境,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卢沟桥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了我国的东三省,又妄图将魔爪伸向全中国。“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重要战略位置。(1)读第二段,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学习第二段:⒈1937年7月7日深夜 ⒉第二天凌晨 ⒊当天晚上时间敌军我军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全副武装偷偷气势汹汹蓄意挑衅恼羞成怒人仰马翻吼叫疯狂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猝不及防尸横桥头鬼哭狼嚎抱头鼠窜喝问严词拒绝立即还击

6、同仇敌忾举起冒着冲出手握腰佩悄悄呐喊品读2-5自然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填在表格里。学习第二段: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抓住敌我双方的言行,通过对比来突出敌我双方的特点,表现自己爱憎分明的情感。如“哭爹喊娘、狼狈而逃”“同仇敌忾、奋起还击”。写作手法:读下面句子,说说体会。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这些动作再现了中国守军不怕牺牲、忘我杀敌的威猛形象,表现了他们不畏强敌、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学习第三段:(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联系

7、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㈠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㈡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急之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㈢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及声援。体会文中“偷偷地”和“悄悄地”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思考题:“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径,带有鄙视唾弃的感情色彩。“悄悄地、迸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三个短句,三个感叹号,逐层递进,突出了危急的情势,告诉人民日本不会满足于侵占东北三省,他们的目标是占领整个中国,中华民族已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了,具有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北平

8、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各地民众、海外华侨也纷纷来电声援,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