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

ID:37498110

大小:1.00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9-05-12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_第1页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_第2页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_第3页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_第4页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第一编科学哲学绪论休谟问题及其他哲学主要讨论的问题1、形而上学:关于实在以及万物最终本性的理论。目标是形成一种关于宇宙的全面而整体的世界观。形而上学中有一个有时被称为本体论的部分,它所研究的是“存在”,试图依次列出构成宇宙中不同种类的实在的优先性。被称为“第一哲学”。2、伦理学:对善恶对错的研究,对“好的生活”的寻求,以及对道德原理和准则的辩护。又称为道德哲学。3、认识论:对知识的研究,包括诸如“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是怎么知道某种事物的?”以及“什么是真理?”这样的问题。4、逻辑学:对合理思维和好的论证的形式结构的研究。又称为逻辑哲学。又被称

2、为“哲学逻辑”。5、宗教哲学:对宗教、宗教的本质、神圣事物的本质以及相信(或不相信)上帝存在的各种理由的哲学探究。又被称为“哲学神学”6、政治(或社会政治)哲学:对社会和国家的基础与本质的研究,试图构想出理想社会的样子,并在我们自己的社会中实践某些观念和改革以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又被称为社会政治哲学。7、美学:对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体验的研究,包括对“美”、“表现”等概念的理解。8、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对科学和技术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认识论认识论:又称为知识理论,是哲学的一个主要分支。认识论研究的是知识的本质、来源和有效性。认识论试图回答的主要问

3、题有:什么是知识?我们如何得到它?我们获取知识的手段能否经受住怀疑论的挑战?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对世界的最一般特征的探索。我们用各种高度概括的方式想象我们周围的世界。例如,认为世界是有秩序的、用空间和时间构造的;世界包括物质和心智、事物及其特性、必然性、事件、因果关系、创造、变化、价值、事实和事态等。形而上学:对实在的最本质的结构的探索,试图通过一些概念图式或一些最基本的范畴,来构造关于实在的思想。科学哲学的三个主要领域科学的认识论科学的形而上学问题科学的存在论科学的认识论涉及对科学知识的证实。研究的问题——例如,科学是否揭示永恒真理;在相互对抗的理论之间能否做出客观的

4、选择;实验结果是否会被先前理论的期望值弄得朦胧不清。认识论者关心是否应当相信科学家告诉我们的东西。归纳和演绎问题。归纳:不能保证由此获得的知识是可靠的。演绎:没有增加新的经验知识。科学的形而上学问题研究的问题——是否所有事件都会由先前的原因所决定;是否所有事物都能还原为物理过程;自然界中是否存有目的。形而上学家关心的是——如果科学家正确的话,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科学的存在论讨论科学事业在整个生活模式中的地位。它涉及为从事科学提供终极的辩护,即在根本上说从事科学是否值得。例如,存在论者一般对科学持批判态度。休谟问题大卫·休谟(DavidHume,1711—1776)18世

5、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在近代哲学的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例如康德曾认为是休谟使他从独断的梦幻中苏醒过来。他的知觉经验论对于从19世纪下半期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来说影响尤其巨大,成为这一时期一些国际著名唯心论学派如马赫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的主要理论基础。应该说,他在哲学方面的见识远远掩盖了他在历史和经济学方面的智慧;由《人性论》第一部分改写并于1748年出版的《人类理解研究》便是他重要而影响深远的哲学著作。休谟“一切哲学的结果只是使我们把人类的盲目和弱点发现出来,我们每一次转折都会看到它们——虽然我们竭力想逃脱这种观察,避免这种

6、观察。”——休谟休谟认为,哲学分为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哲学研究的方法是实验和观察。牛存运用这种方法在自然哲学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休谟的目标是成为精神哲学中的牛顿。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如果有人问:我们对于一切事实所作的推论的本性是什么?适当的答复似乎是,这些推论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如果再问:我们关于因果关系的一切理论和结论的基础是什么?这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经验。但是,如果我们再追根到底地问:由经验得来得一切结论的基础是什么?这就包含了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最难以解决和解释。”因果观念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因果关系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在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关于因果关系的联想?

7、经验能否解释因果关系?两种知识——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分析命题关于事实的知识,综合命题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知识。但这两种知识都无法解释因果关系。分析命题是必然推理,不能包含矛盾。但因果推理不是必然推理。综合命题(经验知识)来论证因果关系容易导致循环论证,或者超越于经验。对因果关系的自然主义的解释目的不是否认因果关系,而是对因果关系的基础做出重新的解释。因果推理的原则:习惯。“一切从经验而来的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运用联想的结果。”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实证主义创始人孔德(AugsteComte,l798-1857)孔德将人类精神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