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至唐宋佛经翻译

东汉至唐宋佛经翻译

ID:37499848

大小:3.23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5-11

东汉至唐宋佛经翻译_第1页
东汉至唐宋佛经翻译_第2页
东汉至唐宋佛经翻译_第3页
东汉至唐宋佛经翻译_第4页
东汉至唐宋佛经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汉至唐宋佛经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参考文献: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东汉至唐宋佛经翻译(1)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二:不可说。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经十大名句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佛教创立: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创立地点:古印度佛教流传:公元65年之前传

2、入中国我国的佛经翻译开始: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发展:魏晋南北朝极盛:唐代衰微:北宋尾声:元代佛经缘起佛经翻译的四个发展阶段一、草创时期(后汉桓帝—西晋,即公元148—316)二、发展时期(东晋—隋,即公元317—617)三、极盛时期(唐—北宋,即公元618—906)四、衰微时期(南宋—清,即954—1111)第一阶段安清:《大安般守意经》、《人本欲生经》《阴持入经》、《道地经》等支娄迦谶:《般若道行经》十卷《般舟三昧经》二卷等支谦:《出三藏记集·支谦传》二十七部《高僧传》四十九部《大明度无极经》二十九部等安清安清(约2世纪),又名安世高,西域安息人,禅数学者,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开始翻译佛经

3、的西域僧人。“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安清的来华,为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来华时,佛教早已传人中国一百多年,但无经典,在那一百多年中,佛教只是被看做一种外来的神抵而崇拜。自安清译出一批佛经之后,佛教的形像为之一变,它不仅是一种被人们信奉、作为精神依托的宗教,而且还有深奥的哲理。支娄迦谶支楼迦谶(约2世纪),西域月支人,简称支谶,中国佛教史上翻译大乘经典的第一人。支谶的译经,首将“一切皆空”的思想传入中国,此为当时印度大乘佛教兴起的龙树学系的思想。“辞质多胡音”支谦三国时期佛经翻译家。支谦一名越,原为月支人,故姓支。受业于支亮,支亮受业于支谶,人称“天下博知

4、,不出三支”。支谦的翻译风格“曲得圣意,辞旨文雅”“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他反对前人译经过于质朴而使义理隐晦难明,主张文质调和,畅达经意,使人易于理解,并努力把这种观点运用于实践,开创了一代新的译风,深得好评。第一阶段的特点第一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辅助力量:汉族知识分子信徒第二全屏口授,即外僧诵经,一人口译成汉语,“传言”或“渡语”,另一人或数人“笔受”,即笔录成汉文,再进行修饰;第三一方面:草创时期,译经僧侣对佛教经典抱有虔敬态度,唯恐违背经旨;另一方面:经验不足,语言学知识贫乏,因此一般都采用直译法;第四佛教是外来唯心主义神学,大搞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国统治

5、阶层与之一拍即合,是乐于加以利用的,但在接受的同时,又必须加以改造,以适应当时统治阶层的需要。第二阶段释道安: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维摩诘》《金刚》《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马鸣菩萨论》等彦琮:著《天竺记》、《西域传》、《大隋西国传》《辨正论》真谛:译《弥勒下生经》1卷、《仁王般若经》1卷及《疏》6卷、《中论疏》2卷、《九识义记》2卷、《新金光明经》、《唯识论》及《涅盘中百句长解脱十四音》等经论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释道安最突出的贡献,是用中国传统文化解释外来文化,做到“洋为中用”。“东方圣人”五失本,三不易释道安译梵为秦,有

6、五失本也。一者,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也。三者,梵语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梵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划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成全,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五失本三不易然般若经,三达之心,复面所演,对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对人叵阶,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

7、不以知法者猛乎,斯三不易也。涉兹五失经,三不易,译梵为秦,讵可不慎乎。东晋后秦高僧本是印度人,生长於龟兹,出家后,通晓大乘经论。公元401年到中国长安逍遥园翻译经典,前后所译的经论,有380多卷。“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赞宁—法华经)公元413年在长安圆寂。鸠摩罗什其人近出,未久之间,于后宅舍,忽然火起,四面一时,其焰俱炽。栋梁椽柱,爆声震烈,摧折堕落,墙壁崩倒,诸鬼神等,扬声大叫。(鸠摩罗什《妙法莲华经》)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