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时期翻译

佛经时期翻译

ID:32813615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6

佛经时期翻译_第1页
佛经时期翻译_第2页
佛经时期翻译_第3页
佛经时期翻译_第4页
佛经时期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佛经时期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形成时期----近代西学翻译思想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犹如一条历史长河,它源远流长,永不枯竭,永葆青春,正是依靠的翻译。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关于佛经翻译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东汉至西晋):早期佛经翻译的主要标志为“外国人主译”。这一时期共译经书近570部,而且造就了一批佛经翻译家,其中安世高、支谶、支谦、竺法护则是最杰出的代表。中期(东晋至隋代):该时期佛经翻译的

2、主要标志为“中外人共译”。这一时期共译佛经3155卷,重要的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有鸠摩罗什、彦琮、道安、慧远。后期(唐初至唐中叶):此为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该时期的主要标志为“本国人主译”,玄奘则是主要的翻译大师。唐代以后,我国佛经翻译事业从鼎盛逐渐走向衰落,到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完全沉寂下来。至此,我国翻译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古代佛经翻译,经历了它的草创、发展、鼎盛、衰落四个阶段之后,完成了历史使命。西方的《圣经》翻译始于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圣经》是犹太教与基督教经典的总称,也同样经历了直译,意译,直意译结合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3、通过对中国佛经翻译和西方《圣经》翻译在翻译手法上的对比,我们发现两个不同时空、不同文本的翻译竟然会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两者都是宗教文献类的翻译,一样经历了从幼稚直译到幼稚意译,由较成熟的直译到较成熟的意译,并最终实现直译、意译的有机结合。那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早期的佛经翻译代表人物:1.支谦、支谶的翻译思想支谦,字恭明,佛经翻译家。支谦受业于支亮,为支谶再传弟子。三代师徒,合称“三支”。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支谦博览经籍,通六国语言。三国时期,从吴国孙权黄武二年至孙亮建兴二年(223~253),约30年间,译出了《大明度无极经》

4、、《大阿弥陀经》、《本业经》等大小乘经典36部,48卷。支谦还是一位佛学翻译理论家。支谦所做的《法句经·序》,是我国翻译史上迄今所见论述翻译理论的第一文,支谦在这近300字的序文中将佛经翻译的标准讲的很清楚,是了不起的贡献。它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奠基石,它为严复最后形成并正式提出“信、达、雅”翻译标准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有力的理论支撑。“文质之争”发生于公元224年,是围绕“文”“质”两大派别各自的翻译实践和理论展开的一场讨论。当时竺将炎与维袛难共译了《法句经》。而后支谦重新校译了该经并作《法句经序》,说竺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

5、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并批评译本“其辞不雅”。他的批评立即引起了维袛难的反击。其认为“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这场争论的结果是“质派”在理论上获得了胜利,但是实践上却是由文派最后成书。从而拉开了“文质之争”的序幕。从整体上来看,这场争论沿着从以“质”为主,到以“文”为主,最后结于文质相辅的道路发展。所谓“文”即辞采(修饰原文),而“质”即质朴(紧扣原文),忠实于原文。从广义上讲,“质”大体等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直译”,而“文”则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意译。支谶,为支谦的师祖,佛经翻译家,与安世高齐

6、名,世称“译界开创二杰”。他是我国第一个传译和传布大乘佛教般若学理论的僧人。在灵帝光和、中平年间译出《般若道行经》10卷,《般舟三味经》3卷、《首楞严经》等三经。支谶的译经思想是“凡所出经,类多深玄,贵尚实中,不存文饰”,“审得本旨,了不加饰”。他一贯主张译经必须“弃文存质”5/5,即不重文词,但存本意。支谶和安世高一样是我国翻译史上最早的直译代表人物。不过,他们的译本在翻译史上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2·道安的翻译思想道安,东晋、前秦高僧,佛经翻译评论家,毕生致力于般若学,为六大般若学家之一,倡“本无”宗,在佛经翻译事业上厥功甚伟。

7、他主持佛经译场,精审已译经典,厘正译经文体,他所监译之经书,“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这就是说,要按原本逐字逐句地翻译,不得对原文的字有所增减。他的翻译文体主张,认为“究其旨趣,殆归直译矣”。他是直译派的代表人物。他在佛经翻译提出的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理论对我国传统翻译思想是一大贡献。3·鸠摩罗什的翻译思想鸠摩罗什,后秦高僧,古代佛经翻译大师,还是一位天才的佛教文学翻译家,自幼习经,学识渊博,秦梵两娴,诵写自在。曾遍游西域诸国,精通佛经。于弘始三年移居长安译经。一生译佛经74部384卷,著名的有《大品般若》、《法华经

8、》、《金刚经》《维摩诘》等。鸠摩罗什的译经思想,影响深远,开创了我国古代佛经翻译的新时期。他对西方辞体,有自己精辟和独到的见解。他是继支谦之后“文质之争”中“文派”的又一代表人物,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位“文派”大师。4·彦琮的翻译思想彦琮,隋代佛经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