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ID:37510228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_第1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_第2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设生活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湖南省邵阳县塘渡口镇第一完全小学:李新云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与素质化教育进程的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生、家长对数学教学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引进情境教学等新型教学理念,优化数学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创设感染力强的生活情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多数学校配备了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师应充分利

2、用这一便利条件,为学生创设具有感染力的生活数学教学情境。例如:学习“1——5的认识”时,教师可以提前制作Flash、ppt等课件,在课件中将数学“1——5”拟人化。首先,数字“1”出来介绍自己: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数字“1”,请你猜猜我有什么用处吧?教师给予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大胆分享自身观点,小朋友会说:“一个苹果”、“一支铅笔”,教师适时出来总结,数字“1”是用来形容物体的个数,帮助学生形成数字的初步概念。其次,数字“1”再次出来说道:小朋友们,今天我还带来了其他小伙伴,你们认识他们么?(数字2、3、4、5

3、依次出来),通过以上“交朋友”的生活情境,把抽象的数字形象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图像、声音为基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二、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创设实用性强的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数学知识,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教师应深入挖掘有关现实生活的素材,通过实用性较强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在简单的情境中明白数学知识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克”与“千克”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生活情境:周末,李梅和爸爸妈妈一起逛超市,他

4、们买了1千克牛肉、110克饼干、2千克芒果、800克薯片,请问小朋友们,从这些数据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给予学生3——5分钟的思考时间,要求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当学生回答到:有的物品后面带有“克”、有的物品后面带有“千克”时,教师应及时予以肯定,并马上追问,这些带有“克”与“千克”的物品各有什么特征?直到学生回答出比较轻的物品用“克”表示,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表示时,教师可引入新课:表示物体质量轻量的单位——克与千克。教师以学生熟悉的“逛超市”作为生活化情境的素材,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

5、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日常生活,寻找学生的兴趣爱好点,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三、利用熟悉数学故事,创设参与性强的生活情境。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缺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学生对童话故事等具有浓厚兴趣。因此,在利用生活化情境教学方式时,教师学生喜爱的数学故事、童话故事,给学生创设可以参与的情境。学习“观察物体”时,教师可以利用“洒水壶”的故事,创设以下教学情境。一天,小熊、小兔、小鸟在路上碰到了一个洒水壶,小熊从西方走过来说:“快看,前面有一个正方形和小圆”。小兔从南方走过来说:“明明是正方形里面有一个圆啊

6、”。小鸟边飞边说:“明明是两个圆啊”。老师提问:“小朋友们,请你们帮帮他们,倒底谁是正确的?”通过此种情境创设的方式,学生明白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同时,教师拿出其他可以观察的物品,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情境中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三、布置数学课后作业,延伸生活情境教学的影响。课后作业是评估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教师在利用情境教学方式时,应布置相应的课后数学作业,以延伸情境教学的影响,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学习完“人民币”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大采购”计划,要求家长给学生适量的人

7、民币(10元、20元、50元等),学生可以到超市或者菜市场买指定的物品(零食、蔬菜等),通过此种生活化作业,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综上所述,教师将生活化情境教学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欲望,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课堂活动中,还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水平。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深入挖掘生活素材,利用熟悉的童话故事创设感染力强、参与性高的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