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1121230_(定稿)10001121230_(定稿)杨阳的定稿123

10001121230_(定稿)10001121230_(定稿)杨阳的定稿123

ID:37512839

大小:4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4

10001121230_(定稿)10001121230_(定稿)杨阳的定稿123_第1页
10001121230_(定稿)10001121230_(定稿)杨阳的定稿123_第2页
10001121230_(定稿)10001121230_(定稿)杨阳的定稿123_第3页
10001121230_(定稿)10001121230_(定稿)杨阳的定稿123_第4页
10001121230_(定稿)10001121230_(定稿)杨阳的定稿123_第5页
资源描述:

《10001121230_(定稿)10001121230_(定稿)杨阳的定稿12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村上春树作品中“追寻”的主题作者:杨阳指导教师:王静摘要:近年来,村上的作品逐渐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是读者对于村上叙述的认可和表达主题的肯定。孤独、失落、迷茫、追寻等主题都是村上春树作品经常表现的,村上对于“追寻”这一主题村上更是尤为关注,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一位独立思考的作家对于个体存在意义的追寻,也体现了作为特定社会的一员对于战后本国国民群体出路的追寻,《海边的卡夫卡》正是这样一部将两种“追寻”主题完美结合的作品。关键词:村上春树;个体失落;群体失忆;村上春树,日本当代作家,生于1949年,大学在校期间曾参

2、加学潮运动,这一事件在村上的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毕业后为了生计经营了七八年的酒吧生意。做为日本人,本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早已沉积在村上灵魂深处,但做为出生在战后的一代,西方文学的熏染对村上也有着挥之不去的记忆,酒吧中积累的丰富社会阅历以及村上个人对于文学的独特感悟等种种因素都为日后他创作出属于自己特色的文学奠定了基础。正如张昕宇博士所言“作为一个不断反省的、自觉地创作主体,村上的文学一直在变化,而摸索到这一变化背后真实的脉动不仅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出村上文学的特质,而且对于把握作家今后的创作方向意义深远,非常值得研究”[1]村上的作品

3、之所以成功,也不外乎两个方面:形式和内容。形式方面,做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村上的作品的语言表达总是很简洁,文字中也常带着模糊性、发散性、不确定性和多元性,这种特质恰符合了当代人们的思维和惯用的语言形式。内容方面,如果仔细阅读村上不同时期的作品便不难发现,村上本人有着大多数文人所具有的内在使命感,这正是通过其作品反映出来的,他热衷于为自己不同作品中的主人公设定所处时代赋予的不同使命,诸如痛苦的思考、竭力的追寻等主题一直都是他的作品中不断探求的。正如美国哈佛教授杰·鲁宾(Jayrubin)所说:“追寻是村上作品的核心。”[2](p27)“追

4、寻”第9页(共9页)这一主题是村上小说的中十分常见的,他个人对于“追寻”本身也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过程。其最初的探索是从处女作《且听风吟》开始的,之后的《寻羊历险记》、《挪威的森林》、《舞!舞!舞!》、《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以及2009年发表的《1Q84》等长篇小说都是村上时代中重要的里程碑式作品,当然这些长篇小说也是我们了解村上艺术世界及其作品中“追寻”意义的重要的依据,其中以二元叙述角度创作而成的作品—《海边的卡夫卡》对于追寻“主题”的探讨尤为深刻,以下便以此作品为切入口进行分析。一、个体面临自身内部恐慌下的追寻小说的奇数章中

5、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田村卡夫卡君是一位十五岁少年,然而他却在父亲的预言下背负了一个类似于俄狄浦斯王悲剧的诅咒——弑父娶母。他在自我内心无以承受的困境中选择了离家出走,寻找逃脱命运局限的出路,并在寻找过程中先后遇到了樱花、大岛和佐伯,并最终在失落伴随的追寻中成为了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总体来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却包含了村上对于个体人生的无限倾诉,其中的“追寻”主题也十分明确。村上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任何人在一生当中都在寻找一个宝贵的东西,但能够找到的人并不多,即使幸运的找到了,实际找到的东西却已经受到了致命的损毁,尽管如此,我们仍

6、然继续寻找不止,因为如不这样做,生之意义本身便不复存在。”[3]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似乎正是对这句话的详细阐释,小说的奇数章向我们讲述的正是个体生命面临心灵恐慌时选择追寻的故事,对于个体“追寻”的探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首先,命运的悲剧和个体的“追寻”小说的中心安排的是类似于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这一具有悲剧命运的人物田村卡夫卡,故事也是在主人公卡夫卡类似于俄狄浦斯王逃离命运悲剧的过程中发展的。俄狄浦斯是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俄狄浦斯王》中的主人公,他从出生便背负着命运的诅咒,在得知自己今后会“弑父娶母”第9页(共9页)的行为后他便做出种

7、种试图挣脱命运的尝试,然而积极地尝试反而使他最终兑现了这个命运的悲剧。自以为用自身力量摆脱了命运桎梏的俄狄浦斯,在浑然不觉之中,从一个征服世界的王者悲剧性地沦为一个人伦触犯者,受到了命运的惩训和嘲弄,俄狄浦斯的悲剧属于命运的悲剧,这种命运悲剧最大的作用便是引起人们对于自身命运的思考。对于命运本身的局限性我们似乎无能为力,小说中田村卡夫卡初衷便是离家出走逃避命运,他希望自己成为最勇敢的十五岁少年,然而这一切都于改变命运本身的局限毫无意义,他先后遇到了樱花、佐伯,也在某种意识下杀死自己的父亲,这种命运的悲剧未能避免。小说中“森林”这一意象

8、与悲剧命运有着密切的关联,卡夫卡也是在进入和返回森林的过程中最终明白自己追寻的意义。森林里没有时间和空间,甚至没有存在这一概念,这样似乎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他想到了父亲想到了姐姐樱花和母亲佐伯,想到了抹杀自我的存在,然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