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ID:37516780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4

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_第1页
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_第2页
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_第3页
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_第4页
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南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意义C(1)原因: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②政治上,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④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2)意义:“百家争鸣”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是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及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C(1)孔子创立儒家学说:①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2、”,仁就是爱人,实现“仁”,就要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③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④首创私学,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局面。(2)孟子的思想主张:①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②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主张用仁政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3)荀子的思想主张:①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舟民水”,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②伦理观上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

3、的,强调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老子和韩非子的学派及思想主张C(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①本原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倡清静无为。②政治主张:提出“无为而治”。③朴素的辩证法:老子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2)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②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第2课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影响B(1)思想主张: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②为

4、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学说。③董仲舒还提出了“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2)影响:①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和统一,有积极作用。②提出了“三纲五常”,被后人奉为道德规范。③被汉武帝所接受,并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第3课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A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陆九渊,明朝的王阳明。“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A(1)程颢、程颐被称为“二程”。①本原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

5、,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②道德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③认识论:“格物致知”,“物皆有理”。(2)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①本原论:特别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②道德观: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③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B(1)陆九渊:①本原论: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6、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②7认知论: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2)王阳明:①本原论: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②认识论: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第4课明清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A(1)明朝的李贽:离经叛道,否定孔子的权威。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2)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3

7、)明清之际的顾炎武:①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②他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明清之际的王夫之:①本原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②认识论: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③辩证法: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共同思想主张:①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

8、提出“工商皆本”③学术上,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经世致用”;影响:这些就是中国早期的民主思想,早期的民主思想的出现本身就预示着封建制度的衰落。他们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对封建制度以强有力的冲击,而且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第5课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A(1)普罗泰格拉:①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②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2)苏格拉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