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06. 机械性损伤

课件-06. 机械性损伤

ID:37594073

大小:12.29 MB

页数:125页

时间:2019-05-12

课件-06. 机械性损伤_第1页
课件-06. 机械性损伤_第2页
课件-06. 机械性损伤_第3页
课件-06. 机械性损伤_第4页
课件-06. 机械性损伤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件-06. 机械性损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火器损伤火器是借助于爆炸物燃烧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将投射物投出的一类工具。火器损伤包括枪弹伤和爆炸伤。(一)、枪弹创(gunshotwound)概念:是由枪支发射的弹头或其它投射物所致的身体损伤。枪弹创的基本类型贯通枪弹创盲管枪弹创回旋枪弹创擦过枪弹创反弹枪弹创子弹从左手腕到手背擦过形成的沟状组织缺损——擦拭性枪弹创(湛江市公安局洪渊提供)射入口(entrancebulletwound)是由飞行的弹头扑打、挤压、剪切皮肤组织所形成的创口,其基本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与弹头直径相似或略小(组织缺损、擦伤轮、污垢轮、烟晕、枪口印痕)射创管弹头通过身体所形成的创道称

2、射创管,也称弹道或创道,指在射入口和射出口之间弹头运行的途径。射出口弹头由体内穿出体外时在体表皮肤上形成的创口称射出口。左侧肩胛部枪弹的射入口,创口较小,形状为类圆形。左上胸部枪弹的射出口,创口较大,形态不规则,有撕裂痕。(二)、霰弹创(shotgunwound)概念:猎枪或土制枪弹丸所造成的枪弹创称霰弹创。(三)、爆炸伤 (explosioninjuries)概念:爆炸物爆炸形成的多种复合损伤称为爆炸伤。爆炸伤种类炸碎伤抛出物击伤冲击伤烧伤其他损伤四、交通损伤(trafficinjury)概念:由交通工具造成的人体损伤或死亡,通称交通损伤。(一)、道路交通损

3、伤1.汽车事故行人损伤撞击伤摔跌伤碾压伤拖擦伤2、车内人员损伤驾驶员损伤副驾驶位损伤车内人员损伤驾驶员损伤挡风玻璃或玻璃框碰撞伤挥鞭样损伤(whiplashinjuries)方向盘损伤(steeringwheelinjury)四肢反射性损伤安全带损伤(seatbeltinjury)副驾驶位乘员损伤与驾驶员的损伤类似但不形成方向盘挤压伤和脚踏板损伤(二)、火车事故翻车、卧轨(三)、飞行事故(四)、船舶事故交通事故的法医学鉴定死亡原因死亡性质生前、或是死后碾压区分死者为驾驶员、乘客或行人无名尸身源的确认事故经过的重建五、坠落伤坠落伤:人体由高处坠落碰到地面而形成的

4、损伤。(一)、影响坠落损伤的因素1、体重与高度坠落时冲力的大小可根据物理学冲力公式F=mg(h/Δh)计算。式中F是冲力,m是人体重量,g是重力加速度(常数),h是坠落高度,Δh是从碰撞开始至身体静止的过程中身体重心移动的距离。2、地面(物体)情况坠落点地面(物体)的表面性质,对于损伤形成及其后果关系很大,从上述公式看出,Δh越大,则冲力越小。身体坠落在柔软而有弹性的地方,其Δh值要比坠落于水泥地面上大几十或上百倍,因此身体所受损伤可以明显减轻3、接触方式和着地部位接触方式和着地部位与损伤有密切的关系,常见坠落着地的部位是头部、足跟和臀部。4、中间物的作用人体

5、在坠落的过程中,如遇有突出物,坠落时身体触及,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使人体接触地面时力量减小,所致损伤也可以轻一些。坠落伤的基本特点1、体表损伤较轻,内部损伤重。2.损伤常较广泛,多发生复合性骨折,内部器官破裂。坠落伤符合减速运动损伤的特点。既可见于人体着地部位,也可发生于远离着力点的部位。3.多处损伤可用一次性暴力形成的机制解释。4.损伤分布有一定的特征性,如损伤集中于身体的某一侧、头顶或腰骶部损伤。5.多发性肋骨或四肢长骨骨折,甚至肢体横断,为一般人力用工具打击难以或不可能形成。四肢长骨骨折处或肝脾破裂出血较少,易被怀疑为死后形成。坠落伤法医学鉴定1.首先要确

6、定坠落起点2.坠落的空间3.坠落着地点尸体检验1、衣物检查2、尸体外表检查3、解剖所见六、颅脑损伤 (headinjuries)(一)、头皮损伤的形态改变1、头皮擦伤(abrasionofthescalp)2、头皮挫伤(bruisingofthescalp)(1)皮下血肿;(2)帽状腱膜下血肿;(3)骨膜下血肿3、头皮裂创(lacerationofthescalp):4、头皮撕脫(二)颅骨骨折根据骨折形状可分为以下几类:1、线形骨折(linearfracture)2、凹陷骨折(depressedfracture)3、粉碎骨折(comminutedfractur

7、e)4、孔状骨折(perforatingfracture)5、崩裂性骨折(burstingfracture)(三)颅底骨折颅底骨折可分下列几种:1、颅底骨折(fractureofbaseofskull)暴力作用于颅底时可引起颅底骨折,轻者可形成线状骨折,其行走方向与力的作用方向一致,可涉及颅前、中、后凹;严重时可形成粉碎性骨折,多见于高坠时双足着地,力由脊柱传到颅底。2、颅盖骨与颅底骨联合骨折(combinedfractureofcalvariumandbaseoftheskull)较大的暴力作用于颅骨时,可形成颅盖骨和颅底骨联合骨折,常见于高坠伤或交通意外损

8、伤。3、对冲性颅底骨折(contre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