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学-陈共第七版

购买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学-陈共第七版

ID:37606962

大小:351.05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13

购买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学-陈共第七版_第1页
购买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学-陈共第七版_第2页
购买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学-陈共第七版_第3页
购买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学-陈共第七版_第4页
购买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学-陈共第七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购买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学-陈共第七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第一节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一、投资乘数:投资与经济增长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主要因素。马克思认为货币资本的投入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因为任何一项投资或生产活动首先要从货币资本的投入开始。凯恩斯不仅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认为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一元投资所导致的收入增长的倍数,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同边际储蓄倾向呈反方向变化。三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的推导:AE=C+I+G(1)C=a+b×Yd(2)(其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0

2、假定税收为定额税)将(3)式代入(2),然后将(2)代入(1)式可得:AE=a+b×(Y-T)+I+G均衡产出(收入)是与总支出相一致的产出。只需将总支出函数代入均衡产出的条件(Y=AE)即可求得均衡收入。令Y=AE=a+b×(Y-T)+I+G整理得上式两边同时对I求偏导得投资乘数ki=1/(1-b)ki>1投资乘数有两层含义:(1)均衡收入的变动与投资变动具有相同的方向。(2)投资的较小变动会使收入发生较大的变动。我们从实际生活中也可以看到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投资可以直接刺激生产资料的增长。投资需要购买和使用生产资料,因而增加投资可以刺激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其次,投资中的

3、一部分,一般占40%左右,将转化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所以,增加投资又可以刺激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是如此。投资之所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因为投资可以刺激需求的增长,同时又可以增加供给。投资过程首先是刺激需求,投资完成后才能增加供给,凯恩斯乘数理论就是从刺激需求出发来研究的。比如,增加100亿元投资,就是用这100亿元作为生产资本,购买投资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等形式流入生产要素所有者手中,即企业和个人增加100亿元收入。这是投资刺激需求的第一次增加;若按边际消费倾向为40%来计算,居民又会用40亿元购买消费资料,实际上是用这40亿元购买

4、生产这些消费品的生产要素,结果40亿元又以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形式转到生产要素所有者手中,这是第二次增加,依次类推,循环往复。新增投资不仅代表新技术,而且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因此,投资也就成为调节供求平衡的重要手段。但是投资是一个过程,从最初的投入到最终的产出要有一个间隔时间,少则一年,多的也可能5年~10年。在这个时间内,它的对象总是只投入不产出,要不断投入货币,不断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投资规模既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又要受当前生产和收入水平的制约。所以,凯恩斯主义者又提出了加速原理。所谓加速原理是指收入变化如何影响投资的变化。It=V×(Yt-Yt-1)或It=V×(Ct

5、-Ct-1)。二、政府投资的特点、范围与标准(一)特点与范围(1)从投资目标看,非政府部门投资主要是由具有独立商品生产者身份的企业执行的。作为商品生产者,他们要追求盈利;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地位,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角度来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只要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有效益的。(2)从资金来源和财力规模看,企业和个人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积累和社会筹资,因而其财力规模有限,无力承担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3)从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视程度看,非政府部门投资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而政府

6、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二)政府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国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有较在有较大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二:一是经济体制不同。二是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由于存在上述差异,导致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在一国投资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主从次序有所不同,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属于市场活动的非政府投资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政府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挥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7、: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有所下降是符合一般发展趋势的。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使投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预算内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急剧下降,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的比重上升,而自筹和其他投资的比重最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一般通过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进行。(三)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就业创造标准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