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2-

收稿日期2002-

ID:37613309

大小:269.3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6

收稿日期2002-_第1页
收稿日期2002-_第2页
收稿日期2002-_第3页
收稿日期2002-_第4页
收稿日期2002-_第5页
资源描述:

《收稿日期200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庄子》的思维方法论解读【哲学研究】《庄子》的思维方法论解读魏传宪(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四川绵阳621000)  〔关键词〕庄子;蝶式思维;反启思维;共生思维;多角度超常考察  〔摘 要〕《庄子》的寓言、重言、卮言等“谬悠之说”,提醒读者研究它突破一切传统、一切固有,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世界进行多角度超常考察的思维方法。这些超常思维方法可归纳为从二极或三(包涵多)极追思“一”的“蝶式思维”,极力突出矛盾的此面而启迪或无意识诱导人们去思考矛盾彼面的“反启思维”,以及把一切事物作为生命活体或与生命相关联,将其放在共本原、共过程、共时空、共关系中来考察以升华生存境界的“共生思维

2、”。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思维方法,有助于我们建设人与世界、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2)04-0021-07  一部《庄子》,汪洋恣肆,纵横捭阖,蕴角创造性地解读《庄子》,对解决当代人类含着深刻的智慧和思维方法论,启迪了古面临的经济发展危机、科学发展危机、生态今中外无数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例如,创立危机等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迪意义。耗散结构理论的普利高津曾说过,《庄子》  一、蝶式思维启迪他思考“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眼于自发自组织世界描述的中国传统  《庄子》一书所折射出的思维方法,有结

3、合起来”〔1〕;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的本具积极意义,却不被人们重视,如整体汤川秀树也多次说过:我特别喜欢庄子,他思维;有的本来就非常先进,但因时代的局的作品充满了比喻和佯谬,而且其中最吸限却走向某种极端,如相对主义;有的本是引人的是这些比喻和佯谬揭示在我面前的科学思维的萌芽,却被人们误读,如“螺旋那个充满幻想的广阔世界;庄子的自然主思维”;还有一些思维方法有待我们去发义“和关于大自然的科学观点最终可能导掘、研究,本文探究的“蝶式思维”即是一致的那种自然主义非常相像”〔2〕。在20世种。纪末,庄子的智慧和他许多独特的思维方  什么是蝶式思维呢?我们可从《庄子·法更是

4、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从思维方法视齐物论》中的“庄生梦蝶”这则寓言来理解。  〔收稿日期〕2002-04-07  〔作者简介〕魏传宪(1947-),男,安徽凤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论和思维科学研究。—21—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4期(总第141期)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的。事物的分离、分解、分蘖就意味着新的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组合,这新的组合便是一种新的成功、新的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成果或新的生成,它会毁坏别的事物,也意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味着它自己必将被毁坏。其实分与成、成与之谓物化。毁是互为因果、相互预示的

5、,它们往复运  这个寓言常被理解为“物我齐同”或动、相通为一:以同一种规律运动,都齐同“得物忘身”,因为万物皆源于“道”,从个体于道。这里强调相互对立的万物是相互依看是区别对立的,从整体看却是齐同于道存的,只要任其自然,终会相通为一。为什的:这便是哲学上的一种“相对论”。从思维么相通为一呢?因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方法论视角看,寓言中的蝴蝶显然是庄子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天地人皆生于所追求的自由理想的象征和物化,而寓言无,同生于“道”,人与天地万物就有一种内中的庄周则是其实体(生物实体和社会实在亲缘关系。这里的“一”是一种本原性的体)存在,庄子以为二者皆统一于道

6、。道不“一”,是存在于万物之先的“一”。思两极还仅是道家解释的万物本原,而且是道家企可归宗于场性的“一”。图将客观与主观、外在与内在“浑沌”为一  庄子没有使用过“场”概念,但他的“浑体的哲学范畴,这种一元化的终极范畴正沌”很多时候就可以看作是“场”,可以说,是哲学家们从古至今不懈探索的目标。小庄子所表述的世界就是一个能量生生不息至栩栩然蝴蝶,大至展翅九万里的鲲鹏,都流动的生命场。离开了这个生命场,个体的是庄子追求“无待”、“无我”的理想形象,而存在就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一种对世界整庄周本人却是还没有甚至不可能完全“无体把握的重要方法。这里的“一”又是一种我”、“无为”

7、的现实实体。理想和现实是区共性的“一”,一种规律性的“一”。庄子思维别对立的,它们却在梦中统一了起来。梦的体现出一种东方整体性思维的典型特点:实质结构是思与情纠缠的一种朦胧态,那始于一而终于一的“道通为一”。它体现着么理想和现实是通过思与情的纠缠而融合一种具有普源性和普适性的规律性。在庄了。“庄—梦—蝶”模式实质上是“现实—思子看来,这种“一”是一种“化一”:“同乃虚,情—理想”模式。我们可以简略地将“物”虚乃大。⋯⋯与天地为合。”《天地》()“天地(蝴蝶)、“我”(庄周)看成事物的两极(在中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国哲学中叫阴、阳,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