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葛亮的隐士心态看三顾茅庐

从诸葛亮的隐士心态看三顾茅庐

ID:37663092

大小:22.0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8

从诸葛亮的隐士心态看三顾茅庐_第1页
从诸葛亮的隐士心态看三顾茅庐_第2页
从诸葛亮的隐士心态看三顾茅庐_第3页
从诸葛亮的隐士心态看三顾茅庐_第4页
从诸葛亮的隐士心态看三顾茅庐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诸葛亮的隐士心态看三顾茅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诸葛亮的隐士心态看三顾茅庐王猛内容提要一般认为诸葛亮是一位积极入世的儒家士大夫形象,但出山之前的诸葛亮明显具有疏离政治的隐士心态,认识了这一点,有关“三顾茅庐”的一些争议与困惑便可基本得到澄清。关键词诸葛亮隐士三顾茅庐“三顾茅庐”成为礼贤下士的代名词,实与《三国演义》的敷衍之功有关。但关于三顾的具体细节存在颇多难以索解的困惑,一直以来可谓聚讼纷纭。如故事的原型依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凡三往,乃见”的说法,就与当时史料《魏略》、《九州春秋》的记载相龃龉。笔者认为,如果从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殊层面——隐士文化的角度,对诸葛亮出山前的心态进行分析,也许不难透视出这一历史插曲的真实一面。进入历史

2、视野的诸葛亮往往被视为积极入世的儒家士大夫的典型形象,因而其出山前作为隐士的身份相对暗淡而很容易被研究者忽略。实际上,“隆中对”之前的诸葛亮具有明显的隐士心态,其身份也有相当的隐士色彩,这是由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与诸葛亮隆中的小环境及其个人经历决定的。首先,中国特有的隐士文化对传统士大夫阶层影响甚大,甚至渗透进其心理、人格的深层。传统文化儒道互补共通的文化结构是隐士文化滋生的土壤:道家讲究清虚自守,高蹈避世,追求独立人格、完善道德,隐士文化色彩最浓厚,不过他们虽避世而不完全出世,如庄子的眼冷心热⑴;儒家入世进取,但发轫期就有希冀超越世俗的一面,正与道家避世相通。孔子云:“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3、”⑵,“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⑶。孟子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⑷。原儒很早便为后来的士大夫们设计了进退之道,即仕隐之道:当他们心中信奉的道统与外在政治权力的势统发生矛盾(“邦无道”)时,便独善其身,思想上由儒入道,去做高蹈的隐士,否则便会走上仕途,甚至出将入相,兼济天下。这种儒道二元共通的文化格局,由于现实中道统与势统之间存在的无法调和的矛盾,决定了很多士大夫思想上常常出入儒道,传统的士大夫阶层会因此分化出新的社会身份——隐士。隐士文化对士大夫思想具有重要影响,某种程度上,隐士心态成为整个士大夫阶层人格的重要构成,以致在

4、他们仕途最畅达的巅峰,也会选择功成身退。诸葛亮正是思想上出入儒道的典型代表,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最成功的典型形象,可是民间形象的诸葛亮却披上道家的外衣——评话、小说、戏曲中塑造的诸葛亮无不是道士的打扮。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而“淡泊”、“宁静”正是道家思想的体现,也是隐士心态的重要表征。其次,诸葛亮所处的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隐士文化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兴盛期。由于时代的大动乱,这一时期的知识阶层逐渐从汉代经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思想极为活跃,个体意识开始觉醒,追求独立完善的人格境界,呈现出和现实政治明显的离心倾向,隐

5、逸形式因需要而五花八门,身隐、心隐、朝隐、吏隐……发展至后来竟出现许多假隐士,南朝宋孔稚珪的名篇《北山移文》,即是抨击那些走由仕而隐之途、热衷功名利禄的假隐士的骈文。这一时期隐逸阶层空前膨大,从范晔《后汉书》首开“逸民传”,记有名有姓的隐士十数人之后,记载隐士言行事迹史乘笔记极多。晋代皇甫谧著《高士传》,搜集隐士九十六人,绝大多数是当时人。隐士文化空前发达,使隐士人格备受倾慕。诸葛亮、庞统被美称为“卧龙”“凤雏”,由此可见。第三,从诸葛亮的交游、经历及史料文献的著述看诸葛亮的隐士心态。诸葛亮在隆中十年,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孟公威、徐庶等名士,其中多是当时著名的绝

6、意仕途的隐士,也就是说,诸葛亮周围基本上形成了一个隐士群体,这无疑对诸葛亮的心理、人格会产生影响。如庞德公是东汉高士,事迹在《后汉书•逸民列传》和晋习凿齿《襄阳记》有载,说他与诸葛亮、司马徽相友善,居岘山之南,躬耕田里。荆州刺史刘表几次以礼延请,皆不就,可见是位真正的隐士。《三国志》注引《襄阳记》说“诸葛孔明每至公家,独拜公于床下,公殊不令止。”从诸葛亮对其尊重的态度及双方关系的密切,不难想象其隐士人格对诸葛亮性格、心态的潜移默化。诸葛亮研究者习惯以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⑸,认为他渴望出将入相,而忽视其此时的蔑视功名的隐士心态,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的偏差。因为从上所论,传统士大夫由于现实的需要

7、,往往将仕隐两种价值选择整合进同一个体心态,不过在不同条件下,其中某一种价值意识会占据主导或绝对地位,因此就会或仕或隐,这就是所谓进退之道。从这一文化角度分析,出山前的诸葛亮的心态应该是进取、归隐同时存在,而根据他所处的个人小环境,则可以认为,诸葛亮即使不是地地道道的不求功名的隐士,隐士心态也很可能占据主要地位,关乎此,有文献资料可资证明。《三国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躬耕陇亩”是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