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难点成为课堂“亮点”

让教学难点成为课堂“亮点”

ID:37721064

大小:15.7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让教学难点成为课堂“亮点”_第1页
让教学难点成为课堂“亮点”_第2页
让教学难点成为课堂“亮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教学难点成为课堂“亮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教学难点成为课堂“亮点”——“以学定教”课堂模式下教学难点的突破王新琦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随着我校“以学定教”新课堂模式的推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已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借助已有知识解决新知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利

2、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它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总会存在一些意向不到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中往往有一些“难点”,或许极少数“尖子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掌握住这些难点,但中等生和后进生等大部分学生却一筹莫展。这将导致我们的学习活动终止,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调整策略,随着难度的增加,学生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慢慢的会对这些学习活动失去兴趣,甚至散失信心,以致不愿参加这些学习活动,最后我们的“自主学习”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我们的教学也只能恢复成以前的以教师讲解

3、为主,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了。如何将教学中的难点变成课堂上的“亮点”也就成为我的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研究重点。通过不断地摸索,终于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将学习的难点进行分解,设计阶梯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的去探究、去挖掘、去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在创造性的学习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知识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也实现了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一实验时,实验本身涉及的化学知识并不难,但要运用到物

4、理学中的“压强差原理”,而学生缺乏知识迁移的意识,不具备将其他学科知识迁移到化学课堂,用来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实现知识的迁移。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压强差原理”展开,共设计了五个环节。环节一“猜一猜”,教师创设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如何将瓶中的鸡蛋取出来?让学生大胆猜想,并通过视频资料证明哪种猜想是正确的。接下来,引导学生借鉴上面的实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怎样将葡萄酒瓶中的软木塞取出来?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二“做一做”,组织学生进行胶头滴管吸水比赛,让学生感受“

5、压强差”的存在,理解“气压减少压强变小,进入水的体积等于排除空气的体积”这一道理。紧接着介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化学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该原理在化学科学研究历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然后进入到教科书上的实验,学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环节三“练一练”,让学生通过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操作,体会“压强差原理”在化学上的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环节四“玩一玩”,用意在于让学生在玩工艺品喷泉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会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产生学好化学的愿望。环节五“想一想”,利用喷泉实验巩固和应用本节课所学习的内

6、容,同时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做好铺垫。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从生活走向化学,又从化学走向生活。通过一些生活趣味实验和化学实验的有机结合,直观巧妙,深入浅出地将物理学压强的知识迁移到化学课堂中来,从而有效的将教学中的难点变成了课堂中的“亮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一个正常的人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每个人在其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当环境”,使学生开出“智慧之花”,结出“成功之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