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插花地_的命运_以章练塘镇为中心的考察_吴滔

_插花地_的命运_以章练塘镇为中心的考察_吴滔

ID:37728861

大小:606.7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29

_插花地_的命运_以章练塘镇为中心的考察_吴滔_第1页
_插花地_的命运_以章练塘镇为中心的考察_吴滔_第2页
_插花地_的命运_以章练塘镇为中心的考察_吴滔_第3页
_插花地_的命运_以章练塘镇为中心的考察_吴滔_第4页
_插花地_的命运_以章练塘镇为中心的考察_吴滔_第5页
资源描述:

《_插花地_的命运_以章练塘镇为中心的考察_吴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史林63/2010/插花地0的命运:以章练塘镇为中心的考察吴滔[摘要]章练塘镇曾是吴江、元和二县飞嵌入青浦县境的插花地,其形成与历史时期太湖以东的围湖垦田、政区调整密切相关。明末以降,该地由村成镇,一种跨越疆界的市镇区域意识逐步成型,由此引发出一场清末民初关于/插花地0存废的疆域争端。通过考察这块/插花地0的历史命运,不仅可以弄清章练塘地域归属背后的地方历史过程,而且有助于重新反思传统中国地域社会中壤地插花的现象。[关键词]插花地;江南;政区;市镇[中图分类号]K2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73(

2、2010)03)0086)13[作者简介]吴滔,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510275¹近年来,有关历史时期插花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历史地理学者的关注。插花地又称/扣地0、/嵌地0等,从性质上说,类似于现代社会中的/飞地0。所谓/飞地0,主要是针对国与国之间领土结构而言的,特指一国位于其他国家境内或被其他国家领土所隔开而不与本国主体相毗邻的一部分领土。郭声波将之引申到中国古代政区研究之中,提出/飞地行政区0的概念,从而为/飞地0和中º国历史上的/插花地0之间的古今对话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胡

3、林翼在安顺知府任内曾根据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将该省插花地纷繁复杂的情形归纳为三大类:/如府厅州县治所在此,而所辖壤土乃隔越他界,或百里而遥,或数百里之外,即古所谓华离之地也;又如二壤本属一邑,中间为他境参错,仅有一线相连,即古所谓犬牙之地也;又如一线之地插入他境,既断»而复续,已续而又绝,绵绵延延至百十里之遥,即古所谓瓯脱之地也。0其中,华离之地和瓯脱之地与/飞地行政区0性质相若,而犬牙之地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区边界的相互交错,并不游离于其中任一政区的主体之外。由此可见,传统社会中的插花地与从西方语境衍化来的/飞地0相比,情

4、况更为复杂,外延亦更加广阔。对于插花地形成的原因及其性质,是目前学界讨论最主要的热点。杨斌注意到改土归流和卫¼所设立对明清西南地区插花地形成所起的巨大作用,傅辉则将河南历史上插花地的形成归因于屯½垦政策、卫所制度、藩王赡地及寄庄等现象。出于获取更为/准确0的耕地面积数据的意图,傅辉还将/县辖耕地0譬如寄庄地等均算作插花地,虽然极大地扩充了插花地的内涵,但也将很多与政区统¾辖无关的田土混杂在内。对此,冯贤亮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社会中的嵌田错壤和现代以来通称的¹史念海:5战国时期的/插花地06,5河山集#七集6,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5、社1999年版;杨斌:5历史时期西南/插花0初探6,5西南师范大学学报6(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傅辉:5河南插花地个案研究(1368-1935)6,5历史地理6第1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覃影:5边缘地带的/双城记0)))清代叙永厅治的双城形态研究6,5西南民族大学学报6(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6期。º郭声波:5飞地行政区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实践的探讨6,5江汉论坛62006年第1期。»民国5贵州通志#前事志6卷215安顺知府胡林翼请拨正境内插花6,第3册,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9页。¼杨斌

6、:5历史时期西南/插花0初探6。½傅辉:5河南插花地个案研究(1368-1935)6。¾傅辉:5插花地对土地数据的影响及处理方法6,5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62004年第2期。#86#/插花地0的命运:以章练塘镇为中心的考察/插花地0(即/飞地0)之间不容混淆,具体说来,后者的户口与赋税都多与插入地无关,仍然由所属¹政区直接管辖;而前者的户口和赋税管理基本上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地方政府兼摄。然而,如果我们将/插花地0(或/飞地0)形成、定型乃至撤销视作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那么,户口和赋税的管理或许就不再成为制约政区归属的/刻板0

7、因素,换言之,在不同的阶段,它们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弹性0。特别在插花地成型之初或者撤销之时,户口和赋税管理的不确定性往往表现得甚为突出。为了更好地展示插花地行政区的历史演变轨迹,本文拟以位于江南地区的章练塘镇为例,立足于沿革地理、地名学等视角,考察其形成直至撤销的全过程,进而揭示插花地区域在清末民初江南市镇区域构建中所面临的特别处境,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地域社会中的/插花地0现象。一插花地溯源位于苏州府、松江府和嘉兴府交界之处的章练塘,在明清两代,由隶属苏州府的长洲县(雍正二º年改属元和县)二十八都的十一个

8、图和吴江县二十九都的两个图构成,/四面皆水,前通五邑0,东、南、北三面被隶属松江府青浦县的四十一保所包裹,西面与嘉兴府嘉善县相邻,是江南地区最为著名的一块插花地,在形制上基本符合/飞地0行政区的标准。20世纪初叶,围绕这块插花地的归属曾爆发了一场颇具规模的争端,最终以全域改属青浦县才得以收场。对于这块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