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制取》教学设计

《氧气制取》教学设计

ID:37782057

大小:21.9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31

《氧气制取》教学设计_第1页
《氧气制取》教学设计_第2页
《氧气制取》教学设计_第3页
《氧气制取》教学设计_第4页
《氧气制取》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氧气制取》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氧气制取》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其它:火柴。教学过

2、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3、。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观察记录:热的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学会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比。【实验】待试管内不再产生气体时再加入少量氯酸钾并加热,把带火星木条伸入管口内观察。【讨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

4、什么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有无变化。 观察记录: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答:二氧化锰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反都不发生变化。通过认真分析实验的发生、发展和条件,找出规律,找出规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板书】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催化剂:课本p.16催化作用:课本p.16(2)加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记笔记   领悟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文字表达式。 知道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起催化作用。【投影

5、】课堂练习一(见附1)做练习一加深理解【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哪些仪器?【问题】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选用哪些仪器?【板书】2.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略重或密度比空气略大)答:实验室制氧气需用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答: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选用的仪器有水槽、集气瓶、玻璃片。从氧气的物理性质思考、认识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知识泊迁移能力。    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制法的关系。 【问题】给试管中固体加热应如何操作?为什么?   【问题】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

6、?为什么?【问题】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操作?答:(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后炸裂试管。(2)试管夹应夹持试管中上部。(3)导管伸入试管内要短。(4)先均匀加热,再将火焰固定在约品处加热。培养正确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实验操作的关系。 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后炸裂试管。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接近瓶底。【问题】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问题】如何检验氧气?【板书】3.操作要求4.验满方法5.检验方法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验满。答:用带火星的

7、木条伸到瓶中检验。记录并加深理解。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理解。【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什么变化?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  【板书】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答: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这两个反应都是由一种物质生成几种不同物质的反应。它与化合反应不同,化合反应是几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做练习二。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思维能力。通过对比两个反应,得出正确结论。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深理解。明确本节知识内容及要求。【课后小结】通过本节学习初步掌握实

8、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要求;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回忆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和主要操作,了解工业制氧气的原理。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独立完成检测题及时反馈附1:课堂练习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