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总结学案(人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总结学案(人教版必修3)

ID:37804275

大小:31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总结学案(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总结学案(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总结学案(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总结学案(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总结学案(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总结学案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2.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原则(1)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2)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5.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6.文化交流的意义(1)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2

2、)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3)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二、传统文化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特点: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3.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4.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温馨提示】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不能笼统地说传统文化对社会

3、和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要看传统文化的性质和传统文化是否能够做到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三、文化创新1.源泉、动力:社会实践。2.文化创新的意义(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3.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

4、我为主,为我所用。(4)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与错误方向:正确方向错误方向对待传统文化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对待外来文化博采众长,以我为主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5)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树立群众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6)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温馨提示】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是文化传承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依靠的重要手段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1.(2013·浙江高考)斯瓦希里语版的中

5、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媳妇的美好时代》走出国门,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选C项;A、D两项本身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片面,对传统文化需要批判继承,发扬优秀的传

6、统文化。2.(2013·江苏高考)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集历史、艺术及经济价值于一身,堪称“藏文化百科全书”。它与堆绣、泥塑等一起以“热贡艺术”的名义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唐卡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为了(  )A.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B.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C.加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D.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答案 D解析 本题以唐卡为背景,考查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作用。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的主旨,注意区别单纯的民族文化现象与民族关系之间的不同。加强对唐卡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为了促进民族

7、文化的发展繁荣,选D项。题干没有涉及处理民族关系以及民族文化的交流,A、B、C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主旨。3.(2013·海南高考)某省举办“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吸引了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他们考察祖籍地的发展成就,了解祖籍地的发展历史,收集祖籍地的民间故事,体验祖籍地的民风民俗,增加了对祖籍地文化的了解。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②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④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

8、④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材料并未涉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故②错误;材料中所涉及的活动旨在让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并未涉及不同地域文化融合的问题,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4.(2013·北京高考)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答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