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马哲基础笔记

2009年考研马哲基础笔记

ID:37885067

大小:7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02

2009年考研马哲基础笔记_第1页
2009年考研马哲基础笔记_第2页
2009年考研马哲基础笔记_第3页
2009年考研马哲基础笔记_第4页
2009年考研马哲基础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年考研马哲基础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考研马哲基础笔记(要点精练,适合联想知识点!)    一、旧唯物主义的缺陷:1、机械性: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全部运动:人也成为机械2、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不变的观点。3、不彻底性: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1、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2、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3、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

2、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如: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如;绝对理念三、哲学上的对立和斗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发展观斗争:古代的辩证法是朴素的:以门巴尼德为代表。近代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以黑格尔为代表,表现:不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就是重复,是增加或减少。现代的辩证法是唯物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代表。四、马克思主义哲学:1、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的理论体系;3、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4、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与唯

3、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结合的严整的科学体系。五、马克思主义的特点:1、最显著的特点: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2、重要特点: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的。革命性:集中体现在它的批判精神上: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观察事物,本质上唯物主义辩证法是批判与革命的。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僵化。科学性:指它在实践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根据,以规律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提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

4、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的革命:1、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在科学的基础上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相结合,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与结合,从而使哲学第一次获得真正的科学性,成为完全科学形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2、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研究社会历史学问题的各门学问与自然科学一样,具有精确性;3、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地提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剩余价值学说披露了资

5、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二者共同指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4、第一次正确性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摒弃了以往认为哲学是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绝对真理的观点;摒弃了把哲学凌驾于科学这上,当作科学之科学的幻想;明确指出:一切具体科学都是哲学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是指导作用,而不能取而代之。八、物质的定义:列宁---物质是樗着客观存在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所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为我们的意识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物质定义有四层含义:其一,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对

6、象是客观实在性,是抽象的物质概念,这样就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其二,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就与客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唯心主义也说有一种客观实在,但这种客观存在但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如神,是不能为人的感觉所感知其三,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就与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主观唯心主义也有一种客观实在,但是他们认为感觉是第一性的,主观产生了客观实在其四,这种客观实在能被意识所反映。这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如果有一种存在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7、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九、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与二元论;2、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与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3、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代表一般、个性代替共十、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与过程。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一是指事物相对某参照系没有发生位移;二是指处于量变过程中的物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十一、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

8、者、内容、实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无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