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同步练习2

《化石吟》同步练习2

ID:37984226

大小:9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2

《化石吟》同步练习2_第1页
《化石吟》同步练习2_第2页
《化石吟》同步练习2_第3页
《化石吟》同步练习2_第4页
《化石吟》同步练习2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石吟》同步练习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石吟》同步练习一、双基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卓越(zhuó)  奇幻(huàn)  引颈(jìnɡ)B.裹藏(ɡuǒ)悄然(qiāo)骸骨(hái)C.叹服(tàn)潜行(qián)躯壳(ké)D.猛犸(mǎ)皱纹(zhòu)腐朽(fǔ)2.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B.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优雅C.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D.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3.结合语境选词填空。(1)请向我一一讲述那    (奇异 奇幻 奇妙)的神话。(2)你把我的    (思潮 思绪 思想)引向远古。(3)时光在你脸上    (留

2、 刻 划)下了道道皱纹。4.选出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A.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B.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C.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D.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5.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    )(2)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3)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    )6.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课后,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化石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任务。(1)【参观化石展】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化石展,有的同学在展馆

3、内随意触摸化石,请你对这样的同学说一句得体的劝诫之语。答:  (2)【寻化石新闻】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内容。  红网长沙2013年3月18日 3月17日,记者从中国(长沙)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下称博览会)组委会获悉,5月16日,博览会将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博览会期间,将以前只在生物课本上见过的始祖鸟化石亮相博览会现场。据介绍,目前保存完整的始祖鸟化石,全球仅有两件。此外,全球最大的自然金标本、比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海洋之心”更大的全球极品坦桑石宝石也将亮相。答: 9.第5节中“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一句中“档案”的本义是什么?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答: 

4、10.第6节中“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一句中“魔法师”“雕刻家”指什么?答: 三、美文品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4题。鱼 化 石艾 青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探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11.诗歌的第一节主要描绘了什么?这一节与哪两节

5、形成对比?答: 12.本首诗蕴含着什么哲理?用诗中的原句回答。答: 13.丰富和奇异的联想与想象是诗歌的生命。《化石吟》的作者见到化石联想到什么?而本诗作者见到鱼化石又联想到什么?答: 14.“鱼化石”这个意象给你怎样的启示?答: 四、写作练笔15.【写法借鉴】作者在诗中多处运用排比,这样既有气势,又声调和谐,韵律性强。如开头的这一小节连续用四个问句形成排比,既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又表现了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开启了读者想象与联想的闸门。【片段仿写】请你也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写你对秋天的印象。(100字左右)7.【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把握和概括能力。这四节都是

6、围绕化石的作用来写的,内容上有内在联系,概括时要抓住提示性的字眼,特别是每一节的结尾句。答案:回答真理、保存信息、描述进化、复现自然。8.【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本节的关键词句“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来理解作答。答案:人类不是由“造物主”上帝创造的,而是由生物进化而来,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9.答案:分类保存以备考查的文件和材料。生物的生命演化过程。10.答案:指令人叹服的大自然。11.【解析】诗歌第一节描绘了活鱼的动态美,诗歌第四、五节描绘了鱼化石的静态美,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答案:描绘了活鱼的跳跃、浮沉的形象。与诗歌的第四、五节形成对比。12.【解析】本题考

7、查对主旨句的把握。诗中统领全诗的关键诗句,一般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往往含有某种哲理。答案: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13.【解析】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的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所联想的语句总结作答。答案:《化石吟》的作者联想到太古时代的各种生物群,而《鱼化石》的作者则联想到精力旺盛,活泼跳跃的鱼儿和它的灭顶之灾。14.【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意义。抓住重点句子“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