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ID:38013979

大小:1.44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_第1页
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_第2页
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语文(上)学案第一单元童年梦痕《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教师寄语:同学们,愿你插上理想的翅膀,在快乐的课堂上,自由地飞翔!课前热身:1、请你上网搜索或查阅有关资料,收集作者鲁迅、《朝花夕拾》以及本文写作背景的相关资料,与同学们互相交流,看看谁收集的全面、丰富。2、学法指导:(1)扫障法:鲁迅先生的作品,由于时代关系,文中可能会有些词句不易理解,建议同学们要勤查字典、词典,养成随时借助工具书的习惯。自己不能解决的.可与其他同学研究解决,或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文章内容。(2)比照理解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建议同学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

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种不同生活及作者情感进行比照理解,把握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3)品味积累法:本课第二段描写百草园景物、第七段描写捕鸟动作,语言准确有特色,是我们积累语言的宝贵资源。建议同学们要反复朗读、理解、品味。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积累好词佳句。2、阅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重点)学习过程:请将你收集的有关资料与同学们交流共享:聚焦目标一:初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结合课下注释或利用工具书解决。重点掌握下列字词(下面是易读错、易写错和重点的字词,你一定要掌握哦!)(1)你能根据文中语

3、境,给加点字准确注音吗?确凿攒成桑椹敛覆盆子秕谷系绳渊博宿儒拗过去(2)你知道吗?漂亮的书写不仅能给入以美的享受,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你的语文素养。请发挥你最好的写字水平,将下列拼音相对的汉字准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并解释词语的意思。聚焦目标二: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本文题目是《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跳读课文,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了哪几件事。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并把你阅读时的困难和疑惑写在下面。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4、熟读课文,领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好奇和对童年生活的依恋之情。(重点)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二、课堂探究:(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一)自主学习:(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的思维快!)聚焦目标,熟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并找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支持你的看法。问题1.有人认为,百草园是乐园,三味书屋是苦屋,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问题2.美女蛇的故事,本来很吓人,也并不真实;所谓“结末的教训”、“夏夜的担心”,在中年鲁迅眼里也应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作者却津津乐道呢?问题3.先生教书高明吗?“我”喜欢这位先生吗?你喜欢吗?问题4.除

5、了以上课堂探究题外,你一定还有新的疑惑,请写在下面,与大家交流。(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更何况聪明的你呢?赶快投入吧!)(三)展示讲解:(抓机会,显风采!课堂因你而精彩!)(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请将你探究过程中的感悟或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共享。)三、巩固提升(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做得好又快!)必做题:阅读“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至“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完成下列各题。1、本语段写了几个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2、三味书屋的老师读书很入神,可是学生们也把文章读懂了吗?为什么?那么,他们最喜欢做什么?请结合

6、语段内容说说你的理由。选做题:百草园是鲁迅童年的乐园,那么在你的美好记忆中,你的乐园是什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精读第二段,探究作者的描写技巧,感悟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学习过程:(重、难点)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二、课堂探究:(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一)自主学习:(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的思维快!)聚焦目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字素朴隽美。几乎全是白描,却写的神态逼真,形象飞扬。你想知道为什么会写得这么生动鲜明吗?让我们以第二段为例,一起跟鲁迅大师学几招描写技巧吧。问题1、首先,作者以简约而富有生命力的笔调

7、,传达了百草园的风韵。菜畦绿油油、水汪汪的,所以用“”;石井栏多年经人攀爬,自然用“”;皂荚树干粗枝繁,用“”修饰再好不过;桑椹已经熟透,因此用“”;油蛉鸣声细弱恰似“”,蟋蟀声调铿锵,故如“”;覆盆子果实小巧玲珑,因而“”。这些都是以一词(或句)绘写了物象的形态。由此,聪明的你能不能总结出鲁迅写景的第一个技巧;“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也是本段重要的写作技巧之一。问题2、其次,这段景物描写,从整段来看,采用从到的顺序;“不必说”一句从“菜畦”写到“桑椹”,是从到的顺序,主要写(动景、静景);“也不必说”一句从“鸣蝉”写到“叫天子”,是从到的顺序,主要写(

8、动景、静景);“泥墙根一带”,描写的动物有;植物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