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试卷分析: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ID:38040544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试卷分析: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_第1页
试卷分析: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_第2页
试卷分析: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_第3页
试卷分析: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_第4页
试卷分析: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卷分析: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6、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的一般说明一、难度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它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的鉴别性。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能太多。1、难度的两种定义(1)P=1-x/w   其中:x为某题得分的平均分数,w为该题的满分。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容易,值大时表明试题难,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2)P=x/w   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难,值大时表明试题容易,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2、难度的计算(1)主观性试题的难度A、基本公式法:P

2、=1-x/wB、极端分组法P=1-(XH+XL)/2W其中:XH为高分组的平均得分(前27%),XL为低分组的平均得分(后27%)。(2)客观性试题的难度A、基本公式法:P=1-R/N其中:R为答对人数,N为全体人数。B极端分组法:P=1-(PH+PL)/2其中:PH=RH/n叫高分组通过率,RH为高分组答对人数,n为总人数的前27%。PL=RL/n叫低分组通过率,RL为低分组答对人数。二、区分度区分度是区分应试者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标。试题区分度高,可以拉开不同水平应试者分数的距离,使高水平者得高分,低水平者得低分。而区分度低则反映不出不同应试者的水平差异。试题的区分度与试题的难度直接相关。通

3、常来说,中等难度的试题区分度较大。另外,试题的区分度也与应试者的水平密切相关,试题难度只有等于或略低于应试者的实际能力,其区分性能才能充分显现出来。1、区分度指标的评价-1.00≤D≤+1.00,区分度指数越高,试题的区分度就越强。一般认为,区分度指数高于0.3,试题便可以被接受。2、区分度的计算方法(1)基本公式法:D=(H-L)/N其中:D代表区分度指数,H代表高分组答对题的人数,L代表低分组答对题的人数,N代表一个组的人数即高分组与低分组人数之和。(2)极端分组法:①主观性试题:D=SH-SL/n(WH-WL)其中:SH为高分组得分总数,SL为低分组得分总数,WH为该题的最高得分,WL

4、为该题的最低得分,n为高分组(或低分组)的人数,即总人数的27%。②客观性试题:D=PH-PL,或D=RH-RL/n③一般也可以用D=XH-XL/X满计算。其中:XH为高分组某试题的平均分,XL为低分组某试题的平均分,X满为该题的满分。三、信度信度是指测得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稳定性越大,意味着测评结果越可靠。相反,如果用某套试题对同一应试者先后进行两次测试,结果第一次得80分,第二次得50分,结果的可靠性就值得怀疑了。信度通常以两次测评结果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相关系数为1,表明测评工具如试卷完全可靠;相关系数为0,则表明该试卷完全不可靠。一般来说,要求信度在0.7以上。1、评价信度的方法(1

5、)再测信度。它是指将同一试卷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组考生先后实施两次,两次测评结果的相关系数。(2)复本信度。它是指用两份或几份在构想、内容、难度、题型和题量等方面都平行的试卷进行测试,测评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3)内部一致信度。它是指试卷内部各题之间的一致性,通常是将试卷一分为二,然后计算一半试卷与另一半试卷之间的相关系数。2、信度系数的计算γxx=ST2/SX2    其中:ST2叫真分数方差,SX2为获得分数方差。信度系数的最大值为1,表示测验的可靠性高,最小值为0,表示测验的信度低。当γxx≥0.70时,测验可用于团体间的比较。当γxx≥0.85时,测验可用于个体之间的比较。四、效度

6、效度是一个测试能够测试出它所要测试的东西的程度,即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任何测试工具,无论其它方面有多好,若效度太低,测试的结果不是它要测试的东西(如用英语试卷测试学生的数学能力),那么,对目前所要测试的东西,这个测试将是无价值的。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特点,测评的效度尤为重要。心理属于精神方面的东西,目前人们还无法直接观察它,只能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或者对测试题目的反应,来推论其心理特质。如智力水于主要是借助于个体对一些问题的反应及正误等结果来推断的。效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效度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全部有效和全部无效之分。效度从种类上可分为卷面效度、内容效度、构想效度、预测效度和共时效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