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de教学设计

《月光曲》de教学设计

ID:38076637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月光曲》de教学设计_第1页
《月光曲》de教学设计_第2页
《月光曲》de教学设计_第3页
《月光曲》de教学设计_第4页
《月光曲》de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月光曲》de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月光曲》教学设计缙云县第二实验小学应静丽【学习目标】1、根据实际情况学习“谱写、幽静、蜡烛、琴键、霎时间、波光粼粼”等词语。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心路历程。3、抓住重点段落,想象《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4、体会贝多芬同情、热爱穷苦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目标】1、根据实际情况学习“谱写、幽静、蜡烛、琴键、霎时间、波光粼粼”的词语。2、通过填空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谈话、朗读、补白等多种形式感受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心路历程。【板块目标】第一板块:通

2、过学习资料袋了解贝多芬,完成《小学语文》P56第4题。第二板块:1、根据学生自由读情况板书部分词语,集中学习难读的词语2、完成填空题,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第三板块:感受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心路历程,用笔写下他内心的情感。【教学流程】课前谈话:1、(板书:艺术)说说对这个词的理解。2、多媒体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图片引: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是伟大的艺术作品,艺术家们的这些杰作不仅使人们受到艺术的熏陶,还给人们带来思想的启迪,虽然形式多样,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相通之处——3、多媒体出示艺术的伟大意义,在于它能展示人的真感情。一、了解贝多芬今天

3、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板书:贝多芬)1、学习资料袋,完成《小学语文》P56第4题,同桌之间互相批改。2、集中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关于贝多芬的哪些信息?引: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板书:月光曲)二、整体感知1、快速通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完成作业纸上的填空题。★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填空一天晚上,贝多芬在散步时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就()。他听到两个人的对话后推门进入,看到弹钢琴的是一个盲姑娘,于是()。一曲结束,贝多芬发现盲姑娘对自己如此熟悉,便()。

4、学生朗读,教师巡视,根据实际发现的读音问题板书相关词语,如:入场券、霎时间、波涛汹涌、恬静。2、重点词语学习3、集中校对填空题。齐读,说说发现了什么。三、感受创作《月光曲》的心路历程(一)一分触动引:我们知道,人们的行动都是在内心情感的支配下做出的,我们先来看看,是什么驱使着贝多芬走近茅屋?(板书:走近)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1、是什么牵引着他走近茅屋?2、这琴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预设:(1)断断续续:琴声断断续续说明了什么?(2)他的曲子:假如你就是贝

5、多芬,听到有人谈自己的曲子心里会怎么想?(3)茅屋:听到自己的曲子,可这琴声是断断续续的,还是从一所茅屋传出来,你有什么想说的?引: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到过无数金碧辉煌的音乐厅参加音乐会,今天却意外地听到他的曲子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好奇心驱使着他走近茅屋。这时,他又听到了一段这样的对话。3、师生合作读对话(1)教师读旁白,男生读男人的话,女生读姑娘的话,提示注意语气。(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4、他们是那么穷,却那么爱音乐,你有什么想说的?小结:谁说物质贫穷的人无权拥有高洁的追求?贝多芬的心被简陋的茅屋里两颗热爱音乐的心触动了。(板书

6、:一分触动)(二)十分感动引:这一分触动驱使着他不由自主地推门进入茅屋,(板书:走进)那么是什么原因令他弹奏了第一首曲子呢?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划出描写屋内情景的句子。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1、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这个家的贫穷?2、如果你就是贝多芬,眼前的哪个画面又给你更深的触动?引:弹钢琴的居然是一位盲姑娘!看到这一切,再联系前面的对话,此时贝多芬的心里不仅仅是一分触动了。3、练笔看到这个一贫如洗的家,看到眼前这个热爱音乐却双目失明的姑娘

7、,贝多芬心想:。4、反馈交流小结:这样一个一贫如洗的家,这样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依然对音乐有着如此执着的向往和追求,此时的贝多芬完全被感动了。(板书:十分感动)于是,他为盲姑娘弹奏了第一首曲子。(板书:弹)那么又是什么驱使着他弹奏第二首曲子呢?(三)万分激动推荐读课文第6、7自然段,其他同学划出相关的句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1、课文中盲姑娘其他的语言描写都没有提示语,惟独此处用了一个激动,你们知道她为什么这么激动吗?2、让我们用朗读替她表达出来。(1)指名读,评议(

8、2)引读:多么激动啊!连用了两个感叹号。(指名读)多么激动啊!俩说话都结巴了。(范读,指名读)虽然一个“吧”字告诉我们她已经断定弹曲子的就是贝多芬先生,但一个问号又分明向我们传递着她难以置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