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乘法练习课导学案

口算乘法练习课导学案

ID:38077854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口算乘法练习课导学案_第1页
口算乘法练习课导学案_第2页
口算乘法练习课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口算乘法练习课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四年级学科:数学课题《口算乘法练习题》课型准备课+展示课集备时间:2014年月日星期主备人:学科组员:学科组长:三备人:【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三单元P47.48第2课《口算乘法练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方法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性和

2、熟练程度。教学内容提要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预设点拨问题课前预习独立思考完成熟悉课本练习六题型,并对题目尝试作答。“X”的由来人类早就掌握乘法运算了,由于乘法比加法麻烦,我国古代出现了“九九歌”乘

3、法表,在西方出现过“格子乘法”并且在乘法中,有从高位起和从地位起两种算法。关于表示乘法的符号,也是众说纷纭:17世纪前,有人用过字母M和D分别表示乘法和除法。M和D是拉丁文中乘、除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显然,用字母参与乘法运算是相当繁琐的。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发现乘法也是相加的意思,但是又和加法有所不,怎么表示更合适呢?他想:能不能把“十”号旋转45º的角,斜过来用“×”表示乘法呢?当奥特雷德的这种设想成为现实时,乘法“×”便问世了。但是,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乘号“×”拉丁字母“×”很

4、相似,容易引起混淆,所以他反对使用这个符号。莱布尼玆非常理解建立一个合适符号的重要性,他很赞成数学家哈里奥特首创的符号“˙”表示乘法。这个点乘号几乎被整个欧洲大陆和拉美国家所普遍采用。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记号与小数点号相似,容易引起新的混淆。后来有人干脆改用逗号“˙”来代替圆的,但这种改用的办法迄今为被人们所接受。一、导入新课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谁能运用你所掌握的口算方法来试一试。一、口算14×4=()二、口算260×3=()二、学习目标全班齐读

5、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方法2.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3.通过练习,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三、小组学习+展示小组讨论,展示小组讨论,展示一.1.口算14×4=()预设:我是这样想的:()×()=(),()×()=(),()+()()。2.口算260×3=()预设:、我是这样想的:()×()=(),()×()=(),()+()=()。、我是这样想的:因为26×3=78,所以260×

6、3=780二.展示学习成果1、小组内个人展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的4——8题(教师相机的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2、小组展示(1)第4题,学生通过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并说说自己的口算过程。(2)第5题,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先独自填空,再在小组内讨论订正,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3)第6题,帮老师算一算。指名读题,先估后算。让学生体

7、会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同时在估算过程中,学会有理有据的进行表达,培养推理能力。(4)第7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①买三棵树苗应付多少钱?②实际得到几棵树苗?③实际平均每棵树苗多少钱?④每棵树苗便宜多少钱?(5)第8题,找规律计算。四、小结独立思考,个人汇报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当堂检测独立完成试一试,看你1分钟能否完成以下题目?13×5=35×2=210×4=160×5=14×6=32×3=240×3=330×3=190×4=280×2=六、拓展提升小组讨论你能用所学

8、的口算知识解决那些实际问题?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