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

ID:38098953

大小:3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23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_第1页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_第2页
资源描述: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朱阳镇第一小学“学导结合,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案课题《生命奏鸣曲》总节次主备人丁晶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能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和人体机能。3、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准确的特点,及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教学重点及难点1、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2、2、明确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修改与补充  一、导入: 一个人的了重感冒,去看病的时候,医生会拿听诊器在他胸部听,然后会告诉病人气管有没有炎症,我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难道气管会发出声音吗?他和疾病有什么关系呢?别的器

2、官呢?相信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会找到答案。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2)三、预习检测(幻灯片3)1、读一读,并说出前两个词语的意思。 痉挛酣睡黏稠 鼾音 蠕动 麻痹(肌肉紧张,不由自主的收缩;熟睡)2、课文中的“生命奏鸣曲”是指()()和()等人体的内脏器官发出的声音。并说说他们分别是课文的那几个自然段。3、理一理课文的条理:你认为课文可以分几段?请说出理由。(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结构方式:总-分-总)四、品读探究1、读课文的2-6自然段完成,并说出理由。(幻灯片4)(温馨提醒:注意品味语言的特点,尤其是比喻句。)例如:A、心脏---勤劳的鼓

3、手,理由是:(幻灯片5)B、肺脏---(幻灯片6)C、胃肠---(幻灯片7)2、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说明语言生动准确、充满趣味。(1)比喻,体现其生动性:作者把心脏比喻成“勤劳的鼓手”,因为它以每分钟60—100次的节律发出声音,把肺脏比喻成“管乐队”,因为“肺里有树枝一样分叉的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毛细血管”等。这样,通过比喻把人体有关知识形象地介绍给读者,清楚明白而又准确生动,充满趣味性。又如,作者对于不同情况下心脏声音的说明:正常状态下,发出“同、特、同、特”的声音,当心脏受到损伤时,它就急剧地跳动,鼓声就从“同、特”变成了“

4、同、特—特”,说明清楚准确,又生动形象,把心脏跳动的有关知识介绍给读者。通过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易于明白理解。(2)准确性:(具体数据:以每分钟60—100次的节律,而不说几十下。)3、全文小结。从内容到说明方法作简要概括。《生命奏鸣曲》主要为我们介绍了心脏、肺脏、胃肠道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这些声音交汇在一起,组成的一支特殊的“生命奏鸣曲”,也成为人的生命的重要标志。医生正是利用了这种声音才使用听诊器为我们症疗。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另外,作为一篇说明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说明顺序,条理清晰。在语言方面本文又注意了说明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通过具体

5、的数字,大量的比喻把人体内这三大器官发出的声音与人的健康状态的关系说明的清楚明白,易于理解。五、质疑问难。(如果学生没有事相机抛出)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生命奏鸣曲”为题?六、课堂检测:(幻灯片8)1、《生命奏鸣曲》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这些声音交汇在一起,组成的一支特殊的“生命奏鸣曲”,也成为人的生命的重要标志。2、本文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准确、清楚明白、充满趣味。3、本文采用了()—()—()的结构形式。七、拓展延伸(幻灯片9)你还知道人体的哪些声音?能根据自己的了解,说出怎样从声音的变

6、化判断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吗?(从咳嗽声、打喷嚏的声音、以及嘶哑的嗓音可判断一个人正患感冒、支气管炎、或者咽炎;从人发出的打呵欠的声音可判断一个人疲劳或困倦的程度等。)八、仿写练习(幻灯片10)结合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及说明的语言生动准确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定内容、主题进行仿写。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