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累中成长

在积累中成长

ID:38117195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6

在积累中成长_第1页
在积累中成长_第2页
在积累中成长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积累中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积累中成长大同二小李朝晖财富需要积累,学识也需要积累,积学以储宝。《劝学》告诫我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几年,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养成了积累的好习惯,而且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总是用我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他们:上课准备厚厚的资料册,让他们看我写的工工整整的读书笔记,看我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札记本和我包装精美的自编书。我认为,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在我的影响下,学生也慢慢养成了勤于积累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使我们师生均得以成长。一、搜集资料让老师内涵更丰厚,学生知识、能力得到提高。我们都知道,当老师首先课要上得好,课要上好,老师必须有丰厚的储备,厚积才能薄发,只

2、有深挖洞广积粮,才能使荒漠变天堂。储备哪里来?我是从平时的搜集资料而来。我翻阅各大杂志,找到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复印好,还从网上下载一些与课文有关联的资料,如文章作者的生平简介,课文中重要人物的事迹,有关文中地名的风土人情、事件的历史背景,以及同一作者、同一题材的作品等,另外一些优秀教案,同事们的优秀做法,教参和备课资料上的课外知识,我都一一搜集在一块,按单元汇合在一起,装订成册,每次备课我便认真阅读这些资料。现在我感觉自己的内涵越来越深厚了,课堂上经常能慷慨陈词,妙语连珠,学生便全神贯注,神采奕奕,热情高涨,教学效果也日趋良好。搜集资料让我得到益处,我便教我的学生也这样做。我看了《教育——财

3、富蕴藏其中》这本书,深深地懂得:在信息社会里,教师不再是教学生学习的问题了,而且还要教学生寻找信息,使这些信息相互关联起来,并且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这些信息。那么,怎样搜索与课文相关资料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按以下方法指导学生:a、明确查找内容:文章作者的生平简介,课文中的重要人物,课文中地名的风土人情、事件的历史背景等;还可查同一作者的作品。b、指导查找方法:看配套教参书;向他人咨询;上图书馆查阅;上网查阅;实地考察、体验等。c、明示整理方法:制成资料卡片;做摘抄笔记;打印出来,打记重点内容剪贴等。在我的教导下,现在我班学生在学新课文之前,都按以上方法查找整理了学习资料。看到孩子们为丰

4、富课内外知识到处搜集资料的情景,我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折射在他们身上,这就是教育的魅力啊!二、摘录、写札记使师生在写作上获成果。当老师还要会写。《成才方略》上说:“会写,这是人的一项基本表达能力,是学习、研究的一种表达方式。对于人才而言,对于各种专家而言,会写这种表达手段的地位,就显得更重要。”老师经常要参加各种级别的论文比赛,写论文要引经据典,要很多素材。那经典哪里来?素材哪里来?我想,经典从名家名作中来,素材从平常的教育生活实践中来。书浩如烟海,事杂乱繁多,我便发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做法,我觉得摘录与写札记,便是积累素材的好办法。学习如掘宝,摘录是一种好的方法,它不是简单的抄书,它是有选

5、择、有判断的吸取,摘录不仅仅是手的任务,也是脑的责任。我每读一本书或一篇好文章,便筛选出文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或是新颖独到的观点(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等),或是精致巧妙的构思,或是流光异彩的语言(经典名句),然后抄下来,进行反思,最后写下感悟。这样,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思维的深度广度、语言表达的能力、知识的丰富程度都有长足的发展。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鉴》中说:“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如不札记,则无穷妙绪,如雨珠落大海矣。”所以,这几年中,我爱上了写札记,特别是写课后记,我在教完一堂课或一课书后,经常会有一些亮点,我便及时记下这得意之点,有时也会有“遗憾”,我也立马拿出笔来,赶紧记

6、下这“遗憾”之处,然后进行改进。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要及时记录,要趁热打铁。苏轼说:“作诗火急追之逋,清景一失难再摹”。作诗如此,写札记、课后记也是如此。因为当时情绪正处于亢奋状态,思维极为活跃,头脑中万象纷呈,文思泉涌,如骨哽喉咙,有不吐不快的感觉。我的工作作风是:把想做的事计划好,把要做的事实施好,把做好的事总结好。当事情计划好,实施好之后,我认为平时写的一些读书感悟和札记虽然没有纯理论的演绎或推导,但它是我对教育的切肤之感、是我生活的再现、是自然而然地从我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纯洁泉水,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它对分析教育得失,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学行

7、为确实有益。所以,我及时总结它们,将其写下来。《奏响单元前奏曲》《期末复习方略》《取乎其中,得乎其外》《田忌赛马的教学设计》《一句话生成两次教育》……几十篇文章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在不断的总结积累当中,我发现我的写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且还获得了不少的荣誉。比如我撰写的《奏响单元前奏曲》、《浅谈我班的复习方略》发表在《岳麓课改通讯》上,《取乎其中,得乎其外》获得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论文比赛一等奖,且被选送到中央教育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