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3课时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3课时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

ID:38123405

大小:1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1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3课时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_第1页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3课时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_第2页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3课时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_第3页
资源描述: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3课时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课时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1.能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并掌握菱形面积的求法.2.经历菱形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应用过程,体会数形结合、转化等思想方法.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与数学表达能力.阅读教材P8-9,能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及判定.自学反馈1.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AB=6,(1)三条边AD、DC、BC的长度分别是多少?(2)对角线AC与BD有什么位置关系?(3)若∠

2、ADC=120°,求AC的长.(4)菱形ABCD的面积.活动1小组讨论例1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cm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长为10cm.求:(1)对角线AC的长度;(2)菱形ABCD的面积.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即∠AED=90°,DE=BD×10=5(cm)∴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C=2AE=2×12=24(cm).(2)S菱形ABCD=S△ABD+S△CBD=2×S△ABD=2××BD×AE=BD×AE=10×12=120(cm2).菱形的

3、面积除了以上求法,还可以用对角线相乘除以2.活动2跟踪训练1.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40cm,它的一条对角线BD长10cm,则∠ABC=°,AC=cm.2.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C=4cm,BD=8cm,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cm2.3.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C=AD,BC=CD,锐角∠BAC的角平分线AE交BC于点E,AF是CD边上的中线,且PC⊥CD与AE交于点P,QC⊥BC与AF交于点Q.求证:四边形APCQ是菱形.课堂小结通过

4、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存在什么疑问?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名校课堂》相应课时部分.【预习导学】自学反馈解:(1)6.(2)垂直平分.(3).(4).【合作探究】活动2跟踪训练1.120°2.163.解:由AB=AC=AD,可知△ABC、△ADC是等腰三角形.∵AE是∠BAC的角平分线,AF是CD边上的中线,则∠AEC=∠AFC=90°.∵PC⊥CD,QC⊥BC,∴∠QCE=∠PCD=90°.∴AE∥QC,PC∥AF,∴四边形APCQ是平行四边形.在Rt△PEC和Rt△QFC中,∠PEC=∠

5、QFC=90°,∠PCE=90°-∠PCQ=∠QCF,由BC=CD,可知EC=CF,∴Rt△PEC≌Rt△QFC,∴PC=CQ.∴平行四边形APCQ是菱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