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

ID:38135094

大小:9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8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_第1页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_第2页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_第3页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_第4页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艺术长廊【课标要求】: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2、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知识体系】总趋势:由繁到简,逐渐规则化、稳定化。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商代:甲骨文(目前最早成熟汉字)商周:“金文”秦:以小篆统一文字、后出现隶书魏晋:楷书、行书、草书自发阶段:魏晋以前(注重实用性)自觉阶段:魏晋以后(注重审美性)魏晋南北朝时期

2、,成为自觉艺术隋唐达到新的高峰宋代书法倡导有意无法明代书法更强调个性化篆刻艺术:秦汉标志性时代—宋元入画—明中叶以后独立艺术绘画起源:新石器时代早期发展:战国时期出现帛画魏晋南北朝: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兴起(顾恺之“以形写神”)唐朝:画家们创制法度,展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吴道子宋代:文人画发展(山水画兴起)(更注重意境)风俗画兴盛(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明清:文人画风格奇特,不拘成法民间画: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文学春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战国:楚辞是采用楚国方言创造的新体诗歌(屈原《

3、离骚》)汉代:汉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唐朝:唐诗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流派纷呈、风格众多(各时期代表其及其作品)(结合笔记)宋代:宋词1)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柳永、李清照)2)豪放派: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苏轼、辛弃疾)元代:元曲汉族文人抒发愁闷情怀,消极避世明清:小说长篇“四大奇书”、短篇“三言”“二拍”批判现实力作(《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戏曲源头:原始时代,傩初步形成:宋代南戏成熟:元杂剧(标志古代戏曲成熟)进一步发展:明清昆曲发展成全国性剧种,“

4、百戏之祖”鼎盛:京剧(产生背景、产生过程、艺术特征)汉字的演变书艺历程汉字与书法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注意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绘画风格的影响)注意结合时代背景把握各时期文学形式及文学作品6第7课汉字与书法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1、历程:①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汉字的起源②商代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③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④秦朝统一文字:背景——春秋战国时文字混乱,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内容——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隶书也得到推广。

5、影响——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注意演变: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总趋势:由繁到简,逐步规范化、稳定化。二、书法艺术1、汉字发展成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1)单体汉字为艺术创造准备了材料2)对汉末社会危机反思,士人群体形成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2、书艺历程: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朝代时代风貌书法名家及名作艺术特色魏晋南北朝社会危机;文具的改进书圣王羲之《兰亭

6、序》“天下第一行书”虚玄灵动隋唐隋唐一统,盛世气象张旭、怀素狂放不羁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注重规范法度宋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宋四家(苏黄米蔡)追求“有意无法”明代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祝枝山、文徵明强调个性化的创造3、特征: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三、篆刻艺术:秦汉是标志性时代——宋元入画——明中叶以后成为独立艺术第8课笔墨丹青(绘画艺术)一、绘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绘画艺术的起源:新石器时代。线条稚拙,质朴而浪漫.战国时代:出现用毛笔

7、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帛画《人物龙凤图》汉代的帛画体现出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的特色——帛画“非衣”2.发展历程(文人意趣,民间风情)①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顾恺之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②唐代: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③宋代:a。山水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画家们注重意境。原因:宋代重文轻武,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修养。代表:南宋马远、夏圭

8、“残山剩水”。b.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原因:宋代以后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文化普及。代表: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国古代最出名的风俗画。④明清:a。或6继承宋代宫廷画风,或沿袭元人山水意趣,出现了一些画法奇特的画家(八大山人朱耷、郑板桥)原因:时代变化、社会动荡b.民间风情画继续发展。木刻版画作的小说插图、年画、布贴画、剪纸画3.中国画的分类:依绘画的主体分为宫廷画,文人画,民间绘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