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_静夜思_的深情解读

李白_静夜思_的深情解读

ID:38196468

大小:223.8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7

李白_静夜思_的深情解读_第1页
李白_静夜思_的深情解读_第2页
李白_静夜思_的深情解读_第3页
李白_静夜思_的深情解读_第4页
李白_静夜思_的深情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白_静夜思_的深情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书札记143201李白《静夜思》的深情解读1年王基伦第2期(总第155期)床前看月光(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明月),低头思故乡。瞿蜕园《李白集校注》卷六这是一首名诗,唐朝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全国民众都耳熟能详。然而,这首五言绝句的写作时间不详,而李白的身世也不详。据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说:“不知由于何种原因,李白先世谪居条支或碎叶,李白就出生在那里。大约在他五岁时,随家从碎叶迁居蜀之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他父亲‘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何以要隐瞒名字,因何迁居蜀中?都成了千古之谜。”因为这样,我们很难判断这首诗的写

2、作背景,他所怀念的故乡是在碎叶?还是在绵州?也无由得知了。我们无法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进行讨论,只能直接从文本说起。一、从普遍性与永恒性说起李白这首诗好在哪里呢?好在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吧!他以月亮书写思乡的情怀,道尽了人世间的普遍与永恒。千百年来,只要离家在外的人,最容易被牵动思乡情绪的媒介就是月亮了。为什么呢?我们常说:“睹物思人。”见到与故乡相同的景物,最容易想起故乡。何况在深夜,夜深人静时,生活的疲累稍稍舒缓,在片刻宁静间,这时候忽然瞥见月光,就能引发人思念的愁绪。不论你远在何方,月儿就是144读书札记那么沉静地高高挂在天空上,不

3、言不语,却带有深情。20月亮的沉静、清明,比起其他可以“睹物思人”的照片、风景,更能11牵引人的心绪更久。而她的阴柔之美,比起同样在故乡见得到的太年阳,更能牵动人心的内在。从媒介运用的角度来说,李白以月亮为题第2材,为最普遍的情景交融,利用感官触动的接引,酿构出思念故乡的期(情怀。总第15几乎每个人第一次朗读这首诗时,并没有离乡背井的生活经验,5也不曾看到月亮而想起故乡。可是,随着年岁渐长,有些人为了读书期)而寄居在外,甚至远渡重洋;有些人因为从军而在月光下守卫,甚至一生颠沛流离;现在又有许多人为了经营事业,往返世界各地,在家乡的日

4、子也不多。不论年轻,或是年老,当你离开家园后,常常会在无意间,在月光下,想念起自己的故乡,“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望月而思乡是许多人很深刻的人生感受。间隔万里,故乡之遥,行路之险,都是他乡游子最大的感叹。但人世间总有重逢的可能,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永恒不变者,惟有明月。诚如李白另一诗《把酒问月》所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

5、明月皆如此。”其中隐含着一份静谧的思考,夜深人静下赏月,虽是刹那间的感受,却也是千古以来人心之所同。有人借明月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有人借明月兴起了女子的闺怨,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更有杜甫《月夜》借明月寄寓对亲人的思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而李白的《月下独酌》、苏轼的《水调歌头》更是结合明月、美酒、人影,载歌载舞之中,寻求相互宽慰的心灵交流。这些都说明了“月”是一种寄托,一种心灵交流的重要媒介。读书札记145二

6、、瞬间的时空感受2011这首诗的叙事是很有层次的。我们可以先从时间(time)的角度年第2作思考。偶然乍见的“床前明月光”,透露出半睡半醒的矇眬状态,才期(会内心生“疑”,“疑”的是光色洁白,仿佛是“地上霜”,“月”与“霜”是不总第1同物,只因同样的皎洁色系而牵连在一起。猜想诗人是睡眼惺忪的,55带有点儿恍惚迷离。接着望见了明月,心中迷团顿时化解,“举头”而期)后“低头”,这么短暂而连续的动作,说明了晚上见到月亮的过程,是一次偶然的邂逅。不过,就在低头瞬间,诗人由月亮而想起了故乡,这么自然而然,毫无矫饰的举动,由此看得出诗人内心实在

7、有一股对故乡的想望,不自主地会在这么短暂的时间油然兴起。清代俞樾《湖楼笔谈》说得好:李太白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昌龄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此两诗体格不伦而意实相准。夫闺中少妇本不知愁,方且凝妆而上翠楼,乃忽见陌头杨柳色,则悔教夫婿觅封侯矣。此以见春色之感人者深也。床前明月光初以为地上之霜耳,乃举头而见明月,则低头而思故乡矣。此以见月色之感人者深也。盖欲言其感人之深而但言如何相感,则虽深仍浅矣。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意则意真。知此者可以言诗乎!这

8、一段话同时评论了李白诗和王昌龄诗,重点在于诗中都写出了短暂时间内的感受,诗人依时间顺序而写,看似不经意,但是那瞬间的感受,才是出乎自然而然的真性情。以无情的态度写出情、从无意的笔法写出意,这正是本诗高妙的所在。《静夜思》这首诗还可以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