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非言语行为

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非言语行为

ID:38219900

大小:343.3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0

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非言语行为_第1页
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非言语行为_第2页
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非言语行为_第3页
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非言语行为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非言语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7卷第2期教育与教学研究V_o1.27NO.22013年2月EducationandTeachingResearchFeb.2013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非言语行为董梅张烨(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摘要】教师非言语行为作为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非言语行为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手部非言语行为、脸部非言语行为、身体非言语行为、副语言行为、空间语言行为。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教学进程和增进师生情感方面有显著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2、教师要有意识地规范自身的非言语行为,要加强实践练习,提高非言语表达技巧,同时要适量,掌握好“度”。[关键词】课堂教学;非言语行为;表现形式【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12012013)02—0031—03课堂上的交际方式可以分为言语交际与非言语外观和态势。比如让学生明白某物有多高、多大等。交际。言语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利用语言这种交会意性手势,指的是课堂使用那些具有约定俗成意际工具进行的彼此联系和交往,是人际间相互交往义的手势,教师使用时,学生即明了该手势所表达的的一种最主要的形

3、式,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所意义。教师向学生抬手,即表示请起立回答问题;手采用的主要媒介。非言语交际是指除说话以外的其心向下,即表示请坐下;手掌与食指成垂直状,即表他人际信息交流,包括表情、声调、体态、手势等等。示停止。指示性手势即用来辅助语言表达时所指的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方向,前、后、左、右,你、我、他,这、那等。象征性手成部分,无论是在传授知识、进行课堂管理还是在教势,用来表示抽象概念,在课堂教学中常常用来使较学评价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起到帮

4、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非语言行为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教师如果掌握作用。评价性手势,最常用的有竖起大拇指,鼓掌,了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运用非言语行为,师生之或轻拍学生头以示鼓励,摇手表示学生回答得不正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程确。度也会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恰当、合理(二)教师的脸部非言语行为地运用非言语行为才能增加教学效果。脸部的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表情和眼神两大方一、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面。教师进行感情表达的主要渠道与窗口就是面部(一)教师的手部非言语行为表情与眼神交流,主要传递心理与情

5、感方面的信息。教师的手有其职业上的特殊地位。手能组织表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展示、说明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达的手势语非常丰富,十个手指与手掌能组合出各能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表达内心的情绪、显示情感式各样的信息,可以千变万化、辅助说话。在慷慨激倾向。昂的讨论中,配合富有鼓动性的手势可以激励学生1.丰富的表情。不同的面部器官表现的不同组情绪;在侃侃而谈地叙述时加上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合将表达不同的涵义。在教学过程中,将丰富的面力的手势,也可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人“角色”,使之部表情与教育活动中的特定规律相结合,可以渲染有身临其境的

6、感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气氛并增加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常用的面部表情中一定不要忽略手势语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三类:第一,表示兴趣的面部表情。在教学过程手势语按照其构成方式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功中,教师表现有兴趣的表情不仅表达了对学生的关能,可以将其分为象形性手势、会意性手势、指示性爱,也能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表示手势、象征性手势、评价性手势[2】。象形性手势可描亲切的面部表隋。这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出现形状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手势来描绘事物的最多、时间最长的表情,也可以说是教师在工

7、作过程【收稿日期]2012一10—14【作者简介】董梅(199o-_),女,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3l·20第13年2期2月教育与教学研究No.2Feb.20l3中的常态表情。第三,表示严肃的表情。这通常用才能存在和发挥作用”bj(),这就是说,语义是以于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情景,学生身tl,发展还没语音为依托并由语音来传达的。所以,教师的语音有达到成熟阶段,只有教师严肃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直接影响课堂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对课堂教学效果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达到教育作用。具有举足

8、轻重的作用。2.眼神的运用方式。眼睛是整个面部最具表现I.音高与语调的变化。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声力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交往过程中音高低不同,传播的情感和信息也就不同。正是由合理运用眼势语不仅是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交于声音的这种高低起伏,才有语音的旋律,才赋予句流、沟通的重要手段,组织和管理课堂的有效工具,子抑扬顿挫的特点。而音高的变化则产生了语调,而且是获取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