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 溶液1

化学教案 溶液1

ID:38228633

大小:58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7

化学教案  溶液1_第1页
化学教案  溶液1_第2页
化学教案  溶液1_第3页
化学教案  溶液1_第4页
化学教案  溶液1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教案 溶液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市护士学校教案教师姓名熊勇课程名称医用化学班级13级5班授课日期2013-10-9第5周专业护理章节名称第三章溶液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1、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的概念、符号、关系及计算公式2、熟悉溶液的配置和稀释过程及稀释公式3、掌握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的计算、相互之间的转换2、难点: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医用化学》评估反馈学生上课专心评估学生问题回答评估作业1、现需要配制250m

2、l9g/l的氯化钠溶液,如何配制?2、为什么临床上给病人大量输液只能输等渗溶液?输高渗溶液要注意什么?课后记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纪律良好,完成率教学任务教学基本内容本章基本内容《溶液的浓度》、《溶液渗透压》,授课时间2节课共80分钟1-3分钟:回顾《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符号、有关计算3-15分钟:物质的量浓度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符号为CB或C(B),定义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nB)除以溶液的体积(V),即:(1–1)nB可通过B的质量(mB)和摩尔质量(MB)求算,即:(1–2)式中:CB的SI单位为mol·m-3,医学中

3、常用mol·L-1、mmol·L-1μmol·L-1等。物质的量浓度(CB)可以简称为浓度,但不能称为摩尔浓度,使用时必须用粒子符号、物质的化学式或其特定组合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例如,=1mol·L-1,=0.1mol·L-1,=1mol·L-1等等。但是,若说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含义就不清,因未指明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可能是H2SO4或是1/2H2SO4。例1-1100mL正常人血清中含10.0mgCa2+,计算血清中Ca2+的浓度。解:根据式(1-1)及式(1-2)得:15-20分钟:质量浓度物质B的质量浓度表示符号为,定

4、义为溶质B的质量(mB)除以溶液的体积(V),即:(1-3)式中:的SI单位为㎏·m-3,医学中常用g·L-1、mg·L-1、μg·L-1等。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凡是MB已知的物质在体液内的组成标度,原则上均应用CB表示;对于MB未知或尚未准确测得的物质,则可用表示。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在注射液的标签上应同时写明和CB。如静脉注射用氯化钠溶液,=9g·L-1,CNaCl=0.15mol·L-1。与CB之间的换算关系为:=CB·MB(1-4)式(1-4)可由和CB的基本定义式导出。例1-2100mL生理盐水中含NaCl0.9g,计算生理盐水的质量

5、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解:根据式(1-3)得:=9.0(g·L-1)根据式(1-4)得:=0.15(mol·L-1)20-40分钟:溶液的稀释和配制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而得出关系式:C1V1=C2V2(1-5)式中:C1及V1为稀释前溶液的浓度及体积;C2及V2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及体积。式(1-5)也适用于稀释前后组成标度均以及表示的溶液,相应公式可写为V1=V2及V1=V2。对于稀释前后组成标度均以表示的溶液,公式可写为m1=m2,(m表示溶液的质量)。例1-6配制1000mL1.0mol·L-1的HCl溶液,需质量分数为

6、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mL)多少毫升?解:设需该浓盐酸VmL,由已知得:(mol·L-1)由式(1-5)得:(mL)量取该浓盐酸82.6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制得1.0mol·LHCl溶液。例1-5如何用95%的酒精配制1000mL消毒酒精(75%)?解:设需95%的酒精VmL,根据式(1-5)得:量取95%的酒精789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制得75%的消毒酒精。40-50分钟:渗透现象和渗透压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溶液的一个重要属性。在物质世界里,与渗透有关的现象很多。如干旱发蔫的农作物,下雨后重新复原,恢复生机

7、;人在淡水中游泳,会感觉到眼球胀痛;淡水鱼和海水鱼互换环境会死亡;临床补液应遵守“等渗原则”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图1-1对渗透及渗透压加以解释。当我们用一种只允许溶剂(如水)分子通过而溶质分子不能通过的半透膜(如膀胱膜、硫酸纸、玻璃纸、火棉胶膜及机体内的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等)将溶液与溶剂隔开,并使其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如图1-1(a)所示。由于半透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不相等,所以,单位时间内由溶剂进入溶液的溶剂分子多于由溶液进入溶剂的,导致溶液一侧的液面渐渐升高,这种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溶剂进入溶液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简称渗透。可见,产

8、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同。而当溶液液面升高时,会产生静水压力,这种压力随渗透的进行而渐渐增大,并对渗透产生阻力,当液面上升到一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