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局部解剖学下肢

美容局部解剖学下肢

ID:3823168

大小:14.97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7-11-24

美容局部解剖学下肢_第1页
美容局部解剖学下肢_第2页
美容局部解剖学下肢_第3页
美容局部解剖学下肢_第4页
美容局部解剖学下肢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容局部解剖学下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局部解剖学REGIONALANATOMY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恩格斯虞琴绪论一、区别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anatomy):局部解剖学(regionalanatomy):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与会阴、上肢、下肢、脊柱区二、解剖器械解剖刀、解剖镊三、解剖要领*①皮肤:切口②浅筋膜:脂肪、浅层结构(皮神经、浅静脉、浅动脉、浅淋巴结)③深筋膜:④肌肉:⑤血管、神经、淋巴结浅层结构深层结构境界:与躯干相连。分臀、股、膝、小腿、踝、足分区:股前内侧区、臀区及股后区、小腿前外侧区及足背区、腘窝、小腿后区及

2、足底区。第一节概述第八章下肢一、境界与分区二、表面解剖(一)体表标志1.臀部与股部:髂嵴、髂前上棘、髂结节、股骨大转子、坐骨结节、耻骨结节、耻骨联合、腹股沟韧带。2.膝部:髌韧带、胫骨粗隆。3.小腿、踝与足:胫骨前缘、腓骨颈、内踝、外踝、跟腱(二)体表投影1.臀上动、静脉与神经2.臀下动、静脉与神经3.坐骨神经4.股动脉(图)5.腘动脉6.胫前动脉7.胫后动脉8.足背动脉(一)下肢测量(二)对比关系Nelaton线侧卧,髋关节半屈位。自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称Nelaton线。2.Kaplan点:仰卧、下肢并拢

3、伸直时,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延长线,两侧相交点称为Kaplan点。正常时此点在脐或脐以上。当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时,此点下移并偏向健侧。(三)颈干角和膝外翻角:1.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体长轴之间向内的夹角称为颈干角。正常约127°,大于130°为髋外翻,小于125°为髋内翻。股骨体与胫骨体长轴线在膝关节处相交,形成向外的夹角称为膝外翻角。正常约170°,大于170°为膝内翻,小于170°为膝外翻。2.膝外翻角第二节股前区和股内侧区皮肤切口尸体仰卧位1.上切口从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作一斜切口2.下切口过胫骨粗隆水平

4、作一横切口3.绕外阴部沿股内侧缘切至下口内侧点基本层次解剖一、浅筋膜内结构1.三条浅动脉:均为股A的分支。旋髂浅A、腹壁浅A、阴部外A。注:浅筋膜在近腹股沟处分浅、深层,浅层为脂肪层,深层为膜性层。腹下部带蒂游离皮瓣移植常用的血管腹壁浅A2.大隐静脉起始: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行程:内踝前方,股骨内侧髁后方约2cm,耻骨结节外下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汇入处称隐股点。与大隐静脉伴行的皮神经:1.隐神经在小腿内侧缘与大隐静脉伴行。2.股内侧皮神经在大腿下1/3与之伴行。腹壁浅v.阴部外v.旋髂浅v.大隐v.大隐静脉的5

5、条高位属支股外侧浅v.股内侧浅v.大隐静脉属支的类型临床意义:①大隐静脉切开或穿刺②大隐静脉曲张③静脉点滴常用部位:足背静脉网或大隐静脉(内踝前方)髂胫束阔筋膜腹股沟浅淋巴结(横组)腹股沟浅淋巴结(纵组)纵横两组,T形排列横的一组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而纵的一组分布在大隐静脉的两旁。其输出管穿筛筋膜,主要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收集下肢、下腹壁、臀区、外生殖器、子宫、肛门和会阴部的淋巴液3.浅淋巴结股外侧皮神经:约在髂前上棘下方5-10厘米处穿出深筋膜。股前皮神经:在股中部沿缝匠肌穿出深筋膜。股内侧皮神经:于

6、大腿下1/3穿缝匠肌内侧缘。伴大隐静脉。闭孔神经皮支:约在缝匠肌中点内侧三横指处可找到该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前皮神经股内侧皮神经隐神经闭孔神经皮支4.皮神经:(一)深筋膜-阔筋膜(1)髂胫束:位于大腿外侧,为由髂前上棘连至胫骨外侧髁的部分,上份分两层包裹阔筋膜张肌,后缘与臀大肌肌腱相续。(2)隐静脉裂孔:(卵圆窝)表面覆盖的疏松结缔组织为筛筋膜。二、深层结构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材料内含:股内侧群肌、闭孔动、静脉和闭孔神经。3.股筋膜鞘:三个筋膜鞘,即前、后、内侧股筋膜鞘。前股筋膜鞘内含:股前群肌、股动、静脉,股神经

7、、腹股沟深淋巴结。内侧股筋膜鞘内含:股后肌群、坐骨神经、深淋巴结和淋巴管。后骨筋膜鞘:髂腰肌髂肌腰大肌腰小肌阔筋膜张肌1.髋肌—前群(二)肌肉2.大腿肌缝匠肌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前群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内侧群肌:收肌腱裂孔:大收肌腱和股骨之间形成的裂孔。腹股沟韧带----陷窝韧带---------(腔隙韧带)耻骨梳韧带----------------髂耻弓---------------(三)肌腔隙与血管腔隙内面观肌腔隙与血管腔隙外面观位于腹股沟韧带与髋骨之间,是腹、盆腔与股前区的重

8、要通道,由髂耻弓分为二部:外侧:肌腔隙内侧:血管腔隙位置:腹股沟韧带髂耻弓境界:肌腔隙:髂腰肌股神经肌腔隙通过的结构:前界:腹股沟韧带后界:髂骨内侧界:髂耻弓股外侧皮神经境界:前界:腹股沟韧带。内侧界:腔隙韧带。后界:耻骨梳韧带。外侧界:髂耻弓。血管腔隙:血管腔隙通过的结构:股鞘:①股动脉②股静脉③股管(股环)(陷窝韧带)腹股沟韧带髂耻弓陷窝韧带耻骨肌为腹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