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续)

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续)

ID:38250041

大小:465.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3

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续)_第1页
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续)_第2页
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续)_第3页
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续)_第4页
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续)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刊专稿_≯20"10年第4期(上甸)l。~中学擞学教学参考课改需要循序渐进的持续努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概括是可行之道;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三大基石.常数廿命凰《》章建跃(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基础”是发展的“根”和“本”,根深才能长成参天4什么叫“抓基础”大树,本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抓“双基”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优势,但这个优势正例4“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教学思考.在丧失.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对“怎样做才是真正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倒序求和”是这二内容蕴涵的抓基础”的认识不到位是主要原因之一.当前,课堂的思想方法,另外

2、还要构建“梯形钢管堆的计数梯教学演变为“题型教学”,题型教学又进一步蜕化为形面积公式”等模型来体现数形结合.因此,从基础的“刺激——反应”训练的状况非常令人忧虑.有些教师角度看,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求和公式及其变式,学会往往用例题教学替代概念的概括过程,认为“应用概“倒序求和”的思想方法.念的过程就是理解概念的过程”.殊不知没有概括过不过,在笔者看来,“倒序求和”并不是什么思想程必然导致概念理解的先天不足,没有理解的应用是方法,它是为了避免对项数进行奇偶讨论而引入的盲目的应用,结果不仅事倍功半,而且对概念的死记一个技巧.这一内容的基础性应

3、该体现在下面两个硬背和对解题的机械模仿必然导致“功能僵化”,学生方面.面对新情境时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难以实现概念的目标:用等差数列的“基本量”{口。,d,}或{口l,正确、有效地应用,质量和效益都无保障.有的教师试a,}表示前项的和S;图通过“题型教学”穷尽“题型”,幻想通过“题型”的机思想方法: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a}中,械重复、强化训练,让学生掌握对应的“特技”和“动作当+”一P十q时,a+a一ap+”,将不同数求和要领”而提高考试分数.对具有普适意义的、迁移能力化归为相同数求和,从数量关系上看是利用了“平均强的“根本大

4、法”——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却因其不数”概念;是“立竿见影”而得不到重视.更进一步地,为了体现从概念出发思考和解决问为了真正体现“双基”教学的思想,应当提高对题的思想,利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口一口。“抓基础”的认识水平:+(一1),可得S一na+dE1+2+⋯+(,2—1)],第一,要强调基本概念教学的重要性,重视基本所以实质是求1+2+⋯+(一1).概念蕴涵的智力开发价值,主要是要充分挖掘基本概所以,本课可以这样设计:念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价值,“无知者无第一步,从“高斯的故事”引入;能”——学生的数学能力不强的主要根源在

5、于没有掌第二步,归纳“高斯方法”的本质,即实质是利用握数学基本概念及其联系方式;1+100===2+99一·,将不同数求和化归为相同数第二,要让学生养成“不断回到概念中去,从基本求和;概念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第三步,用这一方法求1+2+⋯+竹的值,引出第三,要加强概念联系性的教学,从概念的联系需要分为奇数、偶数讨论的问题,并求出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解题的灵活性并不来第四步,过渡到利用a1+a=a2十a一l一口3自于“题型+技巧”,而是来自于概念联系通道的-I-n一一·求等差数列{12}的前项和的公式.顺畅.这是一

6、种聚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经本刊专稿2010年第4期(上旬)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从中领悟“化归”的思想但不能一对多;方法的思路.第五,一,(z)是一个整体,不是.厂与z的乘积,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中不必急于引人“倒序求和”是一种符号,它可以是解析式,可以是图象,也可以是的技巧.我们可以在讨论n的奇偶性而得出求和公式表格;后,再让学生思考“能否想个办法避免讨论”,把公式第六,白变量所对应的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C:=={,(z)Iz∈A}叫做函数的值域,值域都是一个集S一芸(n+口)变形为2S一n(a。+n),再

7、联系性质厶合,且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得到.第七,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三总之,从加强基础考虑,应把“等差数列前项和者缺一不可,值域可由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唯一确定.公式”看成是等差数列概念、性质的应用课.这一课的“注意事项”很全面,似乎是“教完了”,但学生理教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出解多少呢?这样“教完”又有什么意义呢?当然,这样发思考问题的习惯.具体教学时,应在明确任务(即用的教师还是负责任的,但这是“好心办坏事”.在不适基本量口,d,n(或口,n,”)表示S)的基础上,引导当的时候、用不适当的方法强调

8、细节,结果只能把学学生从基本性质、通项公式人手,寻找化归的方法,在生“教糊涂了”.不断“求简”中得到“倒序求和”.“教完了”应该以学生是否理解教的内容为标准,顺便提及,在等差数列{a)中,看看n一1,d一1以学生是否达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