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武汉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07武汉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ID:38274545

大小:599.4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07武汉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_第1页
07武汉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_第2页
07武汉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_第3页
07武汉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07武汉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武汉市中考数学逼真模拟试题(七)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实数中,最大的数是().A.0B.3C.2D.π2.若二次根式62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A.x≥3B.x≤3C.x≥-3D.x≤-3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23011A.(2)2B.82C.(2)0D.224.下列数据是2013年3月7日6点公布的中国六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情况:城市北京合肥南京哈尔滨成都南昌污染指数3421631654522716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164

2、和163B.105和163C.105和164D.163和164235.计算(2x)的结果是().5566A.2xB.8xC.2xD.8x6.如图,将△ABC的三边分别扩大一倍,得ABC(顶点111均在格点上,),它们是以点P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则P点的坐标是()A.(-2,0)B.(-1,0)C.(0,-2)D.(0,-1)7.如图是由七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的物体,这个物体的俯视图().A.B.C.D.8.某校课题研究小组对本校九年级全体同学体育测试情况进行调查,他们随机抽查部分同学体育测试成绩(由高到低分A、B

3、、C、D四个等级),根据调查数据绘制成如下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结论:①该课题研究小组共抽查了80名同学的体育测试成绩;②扇形统计图中B级所占的百分比b=40%;③D级所在小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为18°;④若该校九年级共有600名同学,那么估计该校九年级同学体育测试达标(测试成绩C级以上,含C级)的人数为570人.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武汉市中考数学逼真模拟试题(七)第1页共4页9.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

4、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A、A、A、…表示,则顶点A的坐标是().123455A.(13,13)B.(―13,―13)C.(14,14)D.(-14,-14)10.如图,将边长为a的正六边形AAAAAA在直线l上由图1的位置按顺时针方向向右作123456无滑动滚动,当A第一次滚动到图2位置时,顶点A所经过的路径的长为().11423843A.aB.a3343423C.aD.a36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分解因式:=_________________.12.某天,小芳在“百

5、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钓鱼岛事件最新进展”,能搜索到相关结果约7050000个,705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3.现有A、B两枚均匀的小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用小莉掷A立方体朝上的数字为x、小明掷B立方体朝上的数字为y来确定点P(x,y),那2么它们各掷一次所确定的点P落在已知抛物线yx4x上的概率为.14.学校组织学生外出踏青,学生队伍从学校先步行出发,一段时间后王老师从学校骑车追赶学生,追上学生时接到电话要求王老师返回,因此王老师又立即按原速返回,当王老师回到学校时,

6、学生还在继续前行,直到目的地.设王老师和学生队伍间的距离为y米,从王老师出发开始计时,设时间为x分钟,图中折线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则王老师比学生队伍的速度快米/分钟.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AB为k边在第二象限作正方形ABCD,点D在双曲线y(x<0)上,将正方形ABCD沿x轴正方x向平移a个单位长度后,点C恰好也落在此双曲线上,则a的值是.16.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B,将矩形ABCD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MN,连MN结CN.若△CDN的面积与△

7、CMN的面积比为1︰5,则的值为____________.BM三、解答题(共9小题,共72分)2x117.(本题满分6分)解方程:1.x22x18.(本题满分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5经过点P(3,-1),求关于x的不等式kx5≥0的解集.19.(本题满分6分)如图,已知AB=AC,AD=AE,求证:BD=CE.武汉市中考数学逼真模拟试题(七)第2页共4页20.(本题满分7分)在图9中的方格纸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2)、B(-1,3)、C(-3,4),△ABC中任意一点P的坐标为(a,

8、b).(1)△A1B1C1是由△ABC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的图形,观察它们对应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指出是怎样变换得到的?并写出点P对应点P1的坐标(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作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P对应点P2的坐标(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