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分析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分析

ID:38281667

大小:285.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1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分析_第1页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分析_第2页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分析_第3页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分析_第4页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0年12月第32卷第6期JournalofOilandGasTechnology(JJPI)Dec2010Vol32No627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分析刘东鹰(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通过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拉张率和沉降率等的分析认为,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K2tE1f沉积时期是苏北南黄海盆地发育的兴盛期,这一时期盆地的拉张率最大,沉积速率也最大,吴堡运动剥蚀强度具有东强西弱的特点。E2dE2s沉积时期为典型断陷盆地发育期,这一时

2、期的盆地的拉张率和沉降率一般都小于前一时期。三垛运动使得凹陷保存地层较全,凸起、斜坡保存地层较少;南坳地层剥蚀少,北坳地层剥蚀多;三垛运动后,盆地由断陷转为拗陷,早期分割的断陷沉积转为统一的拗陷沉积。[关键词]拉张率分析;沉降率分析;构造演化;苏北南黄海盆地[中图分类号]TE1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752(2010)06002705苏北南黄海盆地是发育在扬子板块下扬子区构造形变极为复杂的中古生界基底之上的中新生界陆相盆地,是由晚白垩世和新生代地层构成的沉积盆地。晚白垩世和新生代的沉积盖层可以分为泰州组(K2t)、阜宁组(E1f)

3、、戴南组(E2d)、三垛组(E2s)、盐城组(N2y)、东台组(Qd)等。包含有4个主要不整合,即:盆地基底不整合面(K2t、E1f与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E2d与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E2s与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N2y与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这4个不整合面的构造运动分别命名为仪征运动、吴堡运动、真武运动和三垛运动。许多学者对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1~7]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结论。笔者通过对盆地的拉张率和沉降率等的分析,讨论盆地的构造演化和各时期盆地的性质。1盆地拉张率分析根据苏北南黄海盆地的10余条地震解释剖面计算(表1)认

4、为,虽然在不同凹陷、不同时期的拉表1苏北南黄海盆地主要凹陷拉张率拉张率/%凹陷及测线K2tE1f1E1f2E1f4E2dE2s洪泽凹陷xus12701218355125金湖凹陷Sg38593731263MQ4254856367小计77783364高邮凹陷G448712111782溱潼凹陷G78561533740海安凹陷G7838497637HN117556584471小计46536055盐城凹陷NY8370632434南黄海南部南四凹46线73170143南黄海南部南五

5、凹46线12214017085注:表中xus1270、Sg385、MQ42为地震测线号。[收稿日期]20100914[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5003005)。[作者简介]刘东鹰(1961),男,1982年华东石油学院毕业,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勘探工作。28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0年12月张率存在差异,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凹陷间拉张率的变化分析,泰州组阜一段(K2tE1f1)沉积时期,西部的洪泽、金湖凹陷和中部的高邮凹陷、南黄海南部的南五凹拉张率相对较大,分别为12

6、1%、77%、87%、122%。阜二段阜四段(E1f2E1f4)沉积时期,中部的高邮、溱潼凹陷、南黄海南部的南五凹较大,分别为121%、153%、140%。E2d沉积时期,拉张率最大的凹陷转移到东部南黄海南部盆地的南四凹、南五凹,都为17%;同时中部的高邮凹陷保持较大的拉张率,为117%。E2s沉积时期,拉张率较大的分布在盆地的东西两端,分别为西部的洪泽凹陷和东部的南四凹、南五凹,拉张率分别为125%、143%和85%。总之,除高邮凹陷一直保持较大的拉张率之外,拉张率大的凹陷从K2tE1f1沉积时期至E2d沉积时期由西部向东部转移,至E2

7、s沉积时期转移到盆地两端;从沉积的时间序列分析,拉张率的变化大体存在两个阶段。K2tE1f4沉积时期,除洪泽凹陷、盐城凹陷外,其他各凹陷拉张率逐步增加。E2d沉积时期,除高邮凹陷、海安凹陷、南四凹、南五凹外,其他各凹陷拉张率降至最低。2盆地沉降率分析从苏北盆地各凹陷沉降率对比分析可知(表2),沉降史可分为3个阶段,K2tE1f4沉积阶段,沉降率为慢!快!慢!快两个旋回;E1f2、E1f4沉积阶段沉降率较大,其中E1f4沉积阶段在各个阶段中沉降率最大。虽然各凹陷沉降率差别较大,但总体上是西部和中部各凹陷大于东部各凹陷。E2dE2s沉积阶段,沉降率为慢!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