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炼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炼句

ID:38306673

大小:1.30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08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炼句_第1页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炼句_第2页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炼句_第3页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炼句_第4页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炼句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炼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词和炼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导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百炼为字,千炼成句。——皮日休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一字之师之一《屈原》中婵娟怒斥宋玉:“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同演员张瑞芳商量,改为:“你是没有骨气无耻的文人!”演员张逸生,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事后郭沫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讲这件事,尊称张逸生为“一字之师”。任翻(人名)题台州寺壁诗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

2、在翠微开竹房。”既去,有观者,取笔改“一”为“半”字。翻(任翻)行数十里,乃得“半”字,亟欲回易之,则见所改字,因叹曰:“台州有人。”——李东阳《麓堂诗话》一字之师之二写的是唐代诗人任翻为改一个字,跑了数十里的故事,很动人。“前峰月照”一定会出现“峰掩月”的情况,月光不会照遍一江流水,改为“半江水”既符合实际,又诗味含蓄。《诗人玉屑》记载:“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未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3、说话和写文章都要遣词造句,而各种富有生命力的作品都需要经过对词句的推敲琢磨。富有生命力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一、选词(一)修饰语与中心语P98-99修饰语是对中心语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成分,如“勤奋的学生”“、“灵活施教”中,“勤奋”和“灵活”就是修饰语,而“学生

4、”及“施教”这类被修饰的成分就是中心语。如果中心词是名词性的,那么“修饰语+中心语”就是定中偏正词组,其中的修饰语叫作定语,例如“胜利的歌声”“歌声”是名词,“胜利”就是定语。如果中心词是动词,那么“修饰语+中心语”就是状中偏正词组,其中修饰语叫做状语,例如“静静地听”,“听”是动词,“静静”就是状语。书面上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常用“的”字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之间常用“地”字连接。读《生命.生命》举例谈谈你认为用的最好的一个定语和一个状语。(二)句子与动词P100动词往往是句子谓语部分的核心成分,也往往是表达句子

5、意义的核心成分,动词选择的优势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优势。课文中的几个句子都是动词妙用的经典段落,这些动词别致生动,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如“微微的云在我们的顶上流着”,一个“流”字,就能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水”,让浮云流动起来,充满灵气。你最欣赏哪一个动词?(三)创作短文,实际体验学生自己随意写几段话或一篇短文,斟酌其中的修饰语和动词,看看用不用修饰语或使用不同的修饰语,对于文章内容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作用;看看能不能找到最合适的动词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使用不同的动词会使意义和情感表达有什么不同的效果。用一两

6、句话描述某人在某种情境下的神情或动作。根据下面主干成分,添加适当的修饰语,扩展、补全句子。 我[  ]看着老师的眼睛,[  ]说:“”参考示例:我自信地看着老师的眼睛,清晰地说:“这道题,我能做。”我害怕地看着老师的眼睛,轻轻地说:“我……不……不……不知道……”我勇敢地看着老师的眼睛,倔强地歪着头说:“我的解法,没错!”选词——选择词语的基本要求1、准确朴实。“辞达而已矣”(孔子)朱自清《背影》:“他给我(找、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叫、要、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

7、警醒些,不要受凉。”2、简洁有力遣词用字不要繁冗拖沓,而应简约有分量。文章题目和新闻标题受字数限制,在简洁有力方面要求很高。哭泣的原始森林用“哭泣”一词就把我国云南珍贵的原始森林被大肆毁坏的状况表现了出来,令人触目惊心,不能不为之动容。他“捞”到了一副手铐“捞”字用得都十分精当,具有极大的讽刺和警策、启示作用。3、新鲜活泼“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写文章如果只会堆砌陈词滥调,肯定会令人生厌,所以还要求善于使用新颖别致的词语。当然使用新鲜词语并不是要生造词语,而是要巧用、活用词语。新鲜别致巧用、活用

8、词语湖人扑灭热火公牛顶翻灰熊三万考生跨过“一本线”“鸟巢”编织完成林鸣《称谓的变迁》一文中说:“本来大家都相互称呼‘同志’,后来‘文革’搞窝里斗,整得人见人怕,躲还来不及,还同什么志啊?结果有一阵子全国流行喊‘师傅’,无论男女老幼,连同军人干部,都享受到车间待遇,但好赖算是尊称。”这里所使用的“还同什么志啊、享受、车间待遇、好赖、算是”等词语,多有戏谑味道,显得活泼风趣。4、形象生动反映生活、描写人物,能做到细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