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修一专题研究

高考选修一专题研究

ID:38423425

大小:363.8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6-12

高考选修一专题研究_第1页
高考选修一专题研究_第2页
高考选修一专题研究_第3页
高考选修一专题研究_第4页
高考选修一专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选修一专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历史选修一专题研究康杰中学:刘建荣QQ:948622014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程标准内容要求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4、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不拘泥于教科书:脱教材(第45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生成新结论古今贯通:同类事物的纵向联系例:24、30、35、40题中外关联:历史的横向联系例:41题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线索例:40题高考命题原则1.(2010新课标全国卷)(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

2、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新唐书)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责”。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

3、法的意义。(7分)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意义: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历年高考题(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5分)旗、盟是清政府针对蒙古地区制定的一种管理体制;部落、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族自身的社会、政治组织。(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10分)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2.(2011新课标全国卷)(15分)历史上

4、重大改革回眸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其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

5、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复习重点:李悝变法、王莽改制、两税法、张居正一条鞭法、张之洞湖北新政、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大化改新、彼得大帝改革、日本、德国战后民主化改革、现代企业改革特点:1、依纲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2、考查内容以中国的改革尤其是中国古代改革为主3、设问方式为两问(8、7分或5、10分)4、考查方式以对比、比较为主。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国语齐语》材料二:“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6、“----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史记蔡泽列传》请回答(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大改革?(2)材料二说明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3)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答案:(1)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2)“平籴法”(3)促进各个诸侯国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特征: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新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经典模拟题2.(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即恢复井田制。具体措施为:其男口不盈八,而

7、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分当受田者如制度。借以实现一夫一妇田百亩。同时又废“奴婢”之名,一律改称为“私属”,如有违抗者,则以刑治罪。公元10年,王莽又颁布实行五均六莞令,“命县官酤酒,卖盐铁器,铸钱,诸采取名山大泽众物者税之,又令市官收贱卖贵,赊贷予民,收息百月三”。——摘自施丁《汉书新注·王莽传》材料二“王莽行政,重礼制,恤民生,着眼于社会经济,其本原皆出于王(吉)贡(禹),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